发长犹懒薙,衣重不胜披。
但遣空诸蕴,奚劳洒柳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僧在古刹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尪然栖古刹”,以“尪然”形容病僧的瘦弱之态,身处古刹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身世岂堪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病僧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虽身处困境,却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药鼎相看熟,禅床独坐罢”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病僧与疾病相伴的生活状态。药鼎煮药的场景,既体现了病僧的治疗过程,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禅床独坐罢”则描绘了病僧在禅床上静坐冥想后,暂时放下思绪的状态,表现出内心的平静与寻求解脱的努力。
“发长犹懒薙,衣重不胜披”进一步刻画了病僧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长发未剪,衣衫沉重,这些看似简单的描述,实则蕴含着对生命自然状态的尊重与接纳,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病僧在病痛中仍保持自我尊严与精神追求的精神风貌。
最后,“但遣空诸蕴,奚劳洒柳枝”两句,以佛教术语“空诸蕴”表达病僧对生死、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无需过分在意物质世界的得失,只需让心灵达到空灵的状态,即已足够。这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僧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病痛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