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膻扫出千王世,明运长开百代宗。
天意亦钟成鼎处,臣生虽晚奕云逢。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代宗(dài zōng)的意思:指代某个时代、某个领域或某个群体的代表人物或代表作品。
冈陵(gāng l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冈和陵墓,形容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陵气(líng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傲慢,高高在上。
龙湖(lóng hú)的意思:指湖泊中出现龙的现象,比喻事物的出现或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或价值。
气色(qì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神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象纬(xià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恭谒孝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古代帝王陵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象纬霄寒挂晓峰”,以“象纬”比喻帝王的统治,将星辰比作帝王的威严与光辉,晨曦中的山峰则象征着帝王陵寝的庄严与静谧。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龙湖回首怅攀从”,诗人回望龙湖,心中充满惆怅,仿佛在回忆与追寻那些曾经辉煌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这里通过“龙湖”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怀念。
“夷膻扫出千王世,明运长开百代宗。”这两句诗描述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统一,以及明王朝开创的长久盛世。其中,“夷膻”指少数民族,表明了古代中国在统一过程中对不同民族的包容与融合。“千王世”与“百代宗”则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王朝的传承。
“天意亦钟成鼎处,臣生虽晚奕云逢。”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敬畏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都有其天意的安排,即使自己生活在历史的晚期,也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与变化。
最后,“冈陵气色今多美,时际中兴自郁冲。”诗人赞美了帝王陵寝周围环境的美丽,并预示着国家在经历动荡后将迎来复兴。这里的“中兴”不仅指历史上的王朝复兴,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寝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民族融合的感慨、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
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
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
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
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深笼翠袖,轻摇素手,旧梦风吹远。
裁霜剪月,总尽是、付与蛛昏尘暗。
班姬休诉,便得似、昭阳飞燕。
也只如、叶落长门,盼断玉阶金辇。
休还倚向阑干,算扑后流萤,都是愁点。
遮红掩翠,情未断,怕老花间人面。
合欢有意,待唤起,歌喉重展。
又道是、多少凄凉,不比旧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