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成竿后节方露,自作笋时心已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锻铁(duàn tiě)的意思:比喻通过锤炼和磨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硬语(yìng yǔ)的意思:
刚劲的语言;生硬的词句。 唐 韩愈 《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小诗贵风骚,今人往往止作硬语,非也。”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亨父 天才敏絶,而好为精鍊奇思硬语,间见叠出,人莫攖其锋。” 刘师培 《文说·和声》:“且古用韵文,厥有二故:……一则奇字硬语,佶屈聱牙;惟韵语偶文,便於讽诵。”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句“待成竿后节方露”,形象地描绘了事物成长过程中的隐忍与坚持。如同竹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内部的节逐渐显露,象征着在经历种种困难与挑战之后,内在的品质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旅程中不断积累、最终绽放的寓意。
次句“自作笋时心已空”,则进一步揭示了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变化。在成为竹笋时,内心就已经充满了空灵与纯净,预示着在追求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空灵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强调,也是对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初心、不被外物所累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椎金锻铁作硬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语言比作经过锤炼的金属,强调了言辞的力量与坚定。这里的“硬语”不仅指话语的强硬,更蕴含着通过艰苦磨砺而获得的智慧与力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视,以及通过言辞传递真理、正义与力量的信念。
最后一句“意气硉矹真丈夫”,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具有坚定意志、高尚情操之人的赞美。这里的“硉矹”形容的是山石的坚硬与挺拔,以此来形容真正的大丈夫应当具备的坚韧不拔、正直勇敢的品格。这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坚守自我、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的颂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成长、语言的力量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