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雁鸣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
“忽起芦花渚”,开篇以“芦花渚”点明地点,芦花随风飘扬,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可能是秋末冬初之时。雁群在此处起舞,预示着它们即将南迁避寒,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离别的感伤。
“哀声入乱云”,雁群的哀鸣声穿透了密集的云层,显得格外凄厉。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雁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引人共鸣。
“空闺多戍妇”,诗人将视线转向人间,点出雁鸣声引发的深层情感。在远离家乡的边疆,有许多守候在家的妻子,她们因丈夫戍边而独守空闺。雁的哀鸣,触动了她们心中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让这份孤独和等待更加沉重。
“莫遣夜深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戍妇们的关怀与同情。他希望在深夜,当这些戍妇们最易陷入思念之中的时刻,能避免听到雁的哀鸣,以免加重她们内心的痛苦。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综上所述,《闻雁》通过雁鸣声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戍妇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华清.题梅花水仙画册
影醉朱栏,尘生素袜,微寒乍透书幔。
一度东风,林下自成仙眷。
醒残梦、蝶帐疑烟,抚幽操、凤琴如怨。帘卷。
认琼妃晕酒,笑持金盏。掩映冰魂数剪。
记小雪笼阴,碧云催晚。曲制红罗,雅称玉钗清宴。
故人信、枝上传来,神女步、镜中窥见。春浅。
正香齐艳并,冷心偎暖。
沁园春·其十七送李潜厓大理还金华
短棹乘流,轻轩度岭,风雨兼程。
念走马看花,当年识面,避人焚草,往事关情。
三十年来,四千里外,廊庙江湖白发生。
喜今朝,有故人远到,春满山城。后园丹桂堂成。
正露冕、扶筇踏晓晴。
看竹径烟浓,春迷鹤梦,横塘水静,晚结鸥盟。
佳客难留,好怀未尽,又向江头话送行。
凝望处,爱高楼云阁,青眼偏明。
于飞乐·其一为梁大司农咏白鹦鹉
正珠江,春晓也,使节遥临。看画堂、银母屏深。
听雕栏,声乍啭,吉了清音。
怕施朱翠,只携来、白雪横襟。
想雪衣,名独擅,索影沉沉。展黄冠、初晕檀心。
羽翩跹,冰檐畔,诗句高吟。
玉奴梦醒,伴梨花、和月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