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竹子和野禽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这里的“寒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数树梅”则是冬天里的一抹亮色。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不仅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的情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这两句通过对雪后竹影和梅香与水苔交融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雪后的竹子更显得清冷而挺拔,而梅花的香气则与水边的苔藓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雅和谐的氛围。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诗人在这静谧的暮色中,心境变得更加宁静。即便是远处的思考,也被眼前的美好所吸引。而野禽的到来,更增添了一份生动与和谐。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品味独特的行者,他在梅花之下沉醉,不仅是对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在生活中的某种逃离或放松。这里的“攀枝客”形象生动,彰显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
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柳湖万柳作云屯,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弃坠泥土颜色昏。
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
随波上下去无定,物性不改天使然。
南山老松长百尺,根入石底蛟龙蟠。
秋深叶上露如雨,倾流入土明珠圆。
乘春发生叶短短,根大如指长而坚。
神农尝药最上品,气力直压钟乳温。
物生禀受久已异,世俗何始分愚贤。
道人鸡鸣起,趺坐存九宫。
灵液流下田,伏苓抱长松。
颠毛得馀润,冉冉欺霜风。
俯就无数栉,九九为一通。
洗沐废已久,徐之勿匆匆。
气来自涌泉,至此知几重。
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
归来建赤油,不复侪伍同。
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