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四 望 楼 唐 /曹 邺 背 山 见 楼 影 ,应 合 与 山 齐 。座 上 日 已 出 ,城 中 未 鸣 鸡 。无 限 燕 赵 女 ,吹 笙 上 金 梯 。风 起 洛 阳 东 ,香 过 洛 阳 西 。公 子 长 夜 醉 ,不 闻 子 规 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合与(hé yǔ)的意思:合作、协力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上日(shàng rì)的意思:指前一天或昨天。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应合(yìng hé)的意思: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赵女(zhào nǚ)的意思:指女子对丈夫非常忠诚,不离不弃,始终如一。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燕赵女(yān zhào nǚ)的意思:指燕赵两国的女子,用来形容美女。
- 翻译
- 在山的背后能看到楼的倒影,应该和山的高度相当。
宴席上太阳已经升起,但城中的鸡还没有开始报晓。
无数的燕赵美女,吹奏笙笛走上华丽的阶梯。
微风吹过洛阳东部,香气飘过洛阳西部。
贵公子整夜沉醉,听不到杜鹃鸟的啼叫。
- 注释
- 背山:在山的后面。
见:看到。
楼影:楼的倒影。
应合:应该。
与山齐:和山的高度相当。
座上:宴席上。
日已出:太阳已经升起。
城中:城内。
未鸣鸡:鸡还没有开始报晓。
无限:无数。
燕赵女:燕赵地区的女子。
吹笙:吹奏笙笛。
上金梯:走上华丽的阶梯。
风起:微风吹起。
洛阳东:洛阳东部。
香过:香气飘过。
洛阳西:洛阳西部。
公子:贵公子。
长夜醉:整夜沉醉。
不闻:听不到。
子规啼:杜鹃鸟的啼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即以“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生动地展现了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接着,“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则描写了早晨的宁静与光阴的温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超然感受。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一句,以“燕赵女”代指当时美丽的女子,她们在楼阁间吹奏着笙,通过“上金梯”形象化地表达了音乐飘逸升华至高空。这里的“无限”二字更添了一种无法衡量的繁盛与热闹。
下片,“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则以自然景观切入,通过风与香的传递,勾勒出洛阳城内外的意境,既有动感又带着一丝神秘。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闻其香、见其风。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则是对诗中主人公——公子的形象刻画,他沉浸在酒宴之乐,无视子规(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的呼唤,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纵情享乐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与人物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韵味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