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俞 楼 宋 /白 玉 蟾 十 二 栏 杆 秋 月 明 ,谪 仙 曾 此 宴 飞 琼 。半 窗 树 色 粘 山 色 ,隔 岸 风 声 送 水 声 。织 翠 回 纹 伤 薄 倖 ,香 红 染 袖 怅 都 城 。酒 愁 花 恨 无 人 诉 ,赖 有 延 年 俞 秀 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飞琼(fēi qióng)的意思:形容美玉飞溅,泛指美玉散落。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回纹(huí wén)的意思:指物体表面上的纹理、花纹或图案。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香红(xiāng hóng)的意思:指花朵鲜艳而香气浓郁。
秀英(xiù y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延年(yán nián)的意思:延长寿命,延续生命。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 注释
- 栏杆:庭院中的栏杆。
谪仙:指李白,因其被贬谪而被称为谪仙人。
宴飞琼:宴请传说中的仙女飞琼。
半窗:窗户的一半。
树色:树影。
山色:山的景色。
隔岸:对面的岸边。
织翠:绿色的图案。
回纹:回环曲折的花纹。
薄倖:命运坎坷,不幸。
香红:香气浓郁的红色。
都城:京城,这里指当时的长安。
诉:倾诉。
赖:依赖,幸亏。
延年:延长寿命。
俞秀英: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虚构人物。
- 翻译
- 秋夜明亮照着十二栏杆,谪仙李白曾在此宴请仙女飞琼。
半扇窗户映出树影山色,对岸风声伴着水声轻轻送入耳中。
绿色的花纹仿佛在叹息命运多舛,红色的香气染红了衣袖,令人惆怅于京城的繁华。
满心的酒愁花恨无处倾诉,幸好还有延年益寿的好友俞秀英可以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十二栏杆秋月明"一句,设定了一个在清朗秋夜中,楼阁间明亮的月色背景。"谪仙曾此宴飞琼"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仙宴,此处可能暗示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如同仙境般非凡。
接下来的两句"半窗树色粘山色,隔岸风声送水声"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树木的颜色与远方山色相融,树叶间传来的是从河对岸送过来的风声和水声,这些细节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然而,随后的"织翠回纹伤薄倖,香红染袖怅都城"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织翠"可能指的是夜间织女的星座,而"伤薄倖"暗示了诗人的悲凉心情;"香红染袖"则是因为赏花时不经意间沾染上的花香与色泽,"怅都城"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最后两句"酒愁花恨无人诉,赖有延年俞秀英"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饮酒时的忧愁与赏花后的惆怅,因为缺乏知音只能藏于心中;而"赖有延年俞秀英"一句,则是对友人俞楼主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友情能够长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深刻友谊的珍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池之清溪如杭之西湖某归自三峡维舟弄水亭南望齐山翠微在眼登谯楼望九华见一峰奇甚呈提举李子长知郡赵富文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光洁贮怀便弄水,翠微照眼称提壶。
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
最是九华知客意,倚天遥露一峰孤。
馀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
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
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
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
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
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
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
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
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
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
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
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
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
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
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
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
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
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
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
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
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馀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宋·王十朋】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667c6b628d6f1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