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表姑秦丈兰台》
《卜算子.表姑秦丈兰台》全文
清 / 杨芸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红蓼逐风开,黄叶因风起

燕子无情解愁絮语秋生矣。

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

试掩屏山漏声领略滋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红蓼(hóng l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气色红润、健康。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解愁(jiě chóu)的意思:解除忧愁,消除烦恼。

领略(lǐng lüè)的意思:领会、体会、理解。

漏声(lòu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泄露出去,不能保守秘密或隐瞒真相。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絮语(xù yǔ)的意思:指无关紧要、琐碎的言语或议论。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红蓼逐风开",寥寥几字便勾勒出红蓼在秋风中摇曳开放的画面,生动活泼。"黄叶因风起",落叶飘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它们的呢喃仿佛也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接下来,诗人通过"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描绘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冷,露水凝聚,寂静无声,帘幕低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诗人独自品味这秋夜的深沉与韵味,通过倾听滴漏声,感受时间的流转,深化了对秋天内涵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秋天独特韵味的欣赏。杨芸的词作,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杨芸
朝代:清

杨芸(1778—?),字蕊渊,清常州金匮(今无锡)人,户部员外郎杨芳灿女,同邑景州知州秦承霈室。幼受四声,慧辨琴丝,妙修箫谱,词风美流,发在片玉冠柳之间,著有《金箱荟说》,皆古今闺阁诗话。
猜你喜欢

春日漫兴用前韵十二首·其三

自任清真态,难同木石居。

花浓阴照砌,草细浅笼渠。

正是蚕眠候,相将麦熟初。

城南闻更好,欲向涤尘裾。

(0)

过梅岭

归途忽何乡,绝巘弭飞盖。

梅关兹复登,浩荡豁眼界。

峰峦出奇姿,竹木露新态。

景物非有增,自与人意会。

山僧设茗供,顾我喜健在。

瘴地已脱迹,颇觉肝胆快。

乡心逐归云,逸兴轶尘壒。

矫首望故庐,目极飞鸟外。

(0)

龙州

莽莽舆地阔,煌煌使星明。

我行历山川,南徼越万程。

远人识天使,再拜江边迎。

舍舟历荒郊,萧萧征马鸣。

旌旗何悠扬,落日喧鼓钲。

群观空里闾,杂沓儿童惊。

乾坤极覆载,绝域俱王氓。

旬宣古皇华,浅薄愧弗胜。

平生乏梦想,中夜心靡宁。

神京望不极,矫首瞻青冥。

(0)

奉题涯翁集句录后·其一

我思李夫子,篇章盖其馀。

平生制作外,揽古为嬉娱。

藉之发吾真,陶写亦自如。

浩穰诸名家,精采毕献输。

譬之大盈府,充牣随所须。

木难兼火齐,瑶瑛与琼琚。

蒐罗尽瑰珍,见者心神舒。

元戎统六师,挥斥熊与貙。

箫韶八音备,琴瑟谐笙竽。

组织敚天巧,剂量极锱铢。

浑无斧凿痕,若以一气嘘。

翁才实兼人,不受绳墨拘。

驱役混古今,约束谁能逾。

大行与王屋,移易来庭除。

天吴及紫凤,裁割衣与裾。

若和五鼎味,若贯八宝珠。

江淮河济汉,异派而同趋。

隔世觌颜面,一席相唯俞。

富哉方寸中,载此万卷书。

再思半山老,高名照寰区。

继作有文山,耿耿忠义俱。

今人即古人,三贤固无殊。

坡翁真戏剧,其论亦甚迀。

见公定俯首,愧悔称起予。

君侯重文事,爱此轻璠玙。

授予欲何为,秉笔校鲁鱼。

浅薄谅非任,兹意不可虚。

但恐袭金根,有识同揶揄。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五十一神宗

一代有为君,齐家更守文。

游畋元不事,土木总无闻。

法制熙丰盛,兵戈辽夏勤。

倾心相安石,国是日纷纷。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四十一德宗

聚敛非王政,偏私岂建中。

天资伤忌刻,性学欠昭融。

贤辅终疏斥,奸邪是显庸。

治平虽有志,才小竟成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