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全文
- 注释
- 胡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马。
燕支山:古代匈奴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阴山一带。
咆沙咆雪:形容马在风雪中奔跑的景象。
东望西望:四处张望,表示迷茫无助。
迷路:找不到方向,迷失。
边草:边境地区的草地。
无穷:无边无际。
日暮:傍晚,天色渐晚。
- 翻译
- 胡人的马儿,在燕支山下被远远地放牧。
在风沙雪地中独自咆哮嘶鸣,向东向西张望,迷失了道路。
迷失了,迷失了,在无尽的草原中,天色渐近黄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境,胡马在燕支山下自由奔放,咆哮声中带有沙雪的气息,显得孤独而又悲壮。诗人东望西望,但见迷失方向的路途,似乎也映射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边疆的草丛在日暮时分绵长无尽,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与孤寂。
诗中的意象丰富,胡马的咆哮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可能隐喻着战争的氛围或是边疆军人的生活状态。东望西望之举,则更添了一种探寻方向和归属感的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特有的边塞情怀与战争氛围,展现了唐代边塞诗歌特有的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