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词  词牌: 古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胡马(hú mǎ)的意思:指匈奴的马,也用来比喻野蛮而难以控制的人或事物。

迷路(mí lù)的意思:迷路后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穷日(qióng rì)的意思:指生活贫困,日子过得艰难。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望路(wàng lù)的意思:指远离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燕支(yàn zhī)的意思:燕子支撑在枝头,比喻依靠他人或外力维持自己的地位或生活。

远放(yuǎn fàng)的意思:远离、远距离放置

注释
胡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马。
燕支山:古代匈奴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阴山一带。
咆沙咆雪:形容马在风雪中奔跑的景象。
东望西望:四处张望,表示迷茫无助。
迷路:找不到方向,迷失。
边草:边境地区的草地。
无穷:无边无际。
日暮:傍晚,天色渐晚。
翻译
胡人的马儿,在燕支山下被远远地放牧。
在风沙雪地中独自咆哮嘶鸣,向东向西张望,迷失了道路。
迷失了,迷失了,在无尽的草原中,天色渐近黄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境,胡马在燕支山下自由奔放,咆哮声中带有沙雪的气息,显得孤独而又悲壮。诗人东望西望,但见迷失方向的路途,似乎也映射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边疆的草丛在日暮时分绵长无尽,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与孤寂。

诗中的意象丰富,胡马的咆哮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可能隐喻着战争的氛围或是边疆军人的生活状态。东望西望之举,则更添了一种探寻方向和归属感的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特有的边塞情怀与战争氛围,展现了唐代边塞诗歌特有的风貌。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秋阴

漠漠秋阴好,遥空见故乡。

可堪高叶病,无赖晚花香。

枕静泉声细,帘疏风影长。

肯教容易雨,吟兴动何郎。

(0)

次韵久雨甲子日喜晴之作

愁霖开霁忽今朝,摩抚为鱼鳞甲消。

灶下黾蛙归枉渚,檐边云雾起丛霄。

已惊病眼能明朗,更喜新诗慰寂寥。

莫把阴晴论甲子,请从根本问黎苗。

(0)

上元前再题南庄壁二首·其二

古今之祸此云奇,倏忽犬戎城下师。

犯阙过于侯景速,劫君更比禄山危。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

祸难群凶谁首尾,京如狼虎黼狐狸。

(0)

谢蕴文承议阳关图

邂逅故人逃难处,王孙气象独升平。

诗吟摩诘如无味,画到阳关别有情。

(0)

累夜读武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之句因用其韵作寄叔易此公相与倡和最多于此诗则每诵之·其二

风送黄河冰底声,三川半死误丹青。

何人告与君消息,枉是磨铅勘水经。

(0)

偶见司马公休陈无己书简感旧作绝句

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拂埃尘。

身名暂振久青冢,见在凄凉海畔身。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