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发吾舟停,风停吾舟发。
《拟古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乘舟人在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中所体验到的自由与限制,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感知。
首句“风发吾舟停”,形象地展现了当风吹起时,乘舟人必须暂时停下前行的脚步,等待风力减弱或改变方向,方能继续航行。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被动和顺从。
紧接着,“风停吾舟发”则描述了风力消逝后,乘舟人得以重新启动船只,继续他们的旅程。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隐含了乘舟人对自然节奏的顺应与利用。
“谁知乘舟人,正是观风客。”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乘舟人本身,揭示了他们不仅是自然之舟的驾驭者,更是自然现象的观察者。乘舟人在与风的互动中,既是行动的主体,也是自然变化的见证者,这种双重身份的设定,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乘舟人与风的互动,巧妙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适应与观察,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自然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申涧观泉歌
九峰驱云峰欲低,寺小烟封鸟不啼。
一夜山中长新水,岩前飞瀑骄雌霓。
声如雷轰色如雪,随风散珠碎玉屑。
高低乘山山势平,石排牙齿水为啮。
褰裳绕足生波澜,登高复作临深看。
长啸激越斗奇绝,惊湍怒卷天风寒。
匡庐石梁在何处,我欲乘风不能去。
黄公涧水今如兹,漫说巴江争滟滪。
忽然迥首西冷西,岭是风篁亭过溪。
蜿蜒其间十八涧,理安桥下涛声齐。
逝者如斯应识此,江山今昔烟霜里。
一为俯仰一惘然,惟有潺潺犹在耳。
不知黄歇来何年,九龙宛颈喷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