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生宽意少,游子苦颜多。
- 注释
- 边城客:指在边疆做客或居住的人。
经春:经历春天。
复:又。
若何:怎么样。
孤生:孤独的生活者。
宽意:宽慰的心情。
游子:远行在外的人。
苦颜:愁苦的面容。
青壁:青色的墙壁。
题诗:题写诗歌。
澄潭:清澈的潭水。
载酒:带着酒。
塞垣:边塞。
风色:风的景象。
恶:恶劣。
旧云萝:过去的山林生活。
- 翻译
- 询问边城的旅人,春天来了感觉如何呢?
孤独的生活让人少有宽慰,远行的人常常面容愁苦。
曾在青石墙壁上题诗的地方,曾乘船经过清澈的潭水。
边塞的风声如此凄厉,想必你会怀念过去的山林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嵲的作品,名为《偶成寄致宏》。通过这短短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边城客”通常指的是守卫在边疆的人,他们远离家乡,生活条件艰苦。在这里,诗人以“为问边城客”开篇,显示了他对这些孤独守卫者深切的关心和询问。紧接着,“经春复若何”则是进一步表达这种关怀之情,想知道他们在又一个春天到来后,是如何渡过这段时光。
“孤生宽意少,游子苦颜多”一句中,“孤生”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宽意”意味着心境宁静,而“游子”则是对远行者的委婉称呼。这两组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在外漂泊者的心理理解——他们虽然看似平和,但内心实质充满苦楚。这里所说的“宽意少”和“苦颜多”,不仅是对边城客的情感写照,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深切体会。
第三句“青壁题诗处,澄潭载酒过”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经历。“青壁”指的是古时常见的青砖石墙,而“题诗”则是诗人在此留下诗作以寄托情感之举。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边城生活的亲身体验,更透露出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渴望。后半句“澄潭载酒过”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景象,澄清如镜的水面承载着美酒,这或许是诗人在边城生活中寻得的一丝慰藉。
最后,“塞垣风色恶,应忆旧云萝”一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情感寄托。塞垣,即边塞之地,“风色恶”则形容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而“旧云萝”则指的是过去美好的时光或亲密的情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美好回忆的留恋和追思,同时也是一种对于边城客共同经历的理解与共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深情与关怀,以及他对生活环境的细腻观察。它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嘲热客诗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
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