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庭竹》全文
- 注释
- 偶:偶尔。
自:从。
山僧院:山中的僧院。
移归:移到。
傍砌栽:屋旁种植。
好风:好风。
终日:每天。
幽鸟:幽静的鸟儿。
有时来:偶尔飞来。
筛月:穿过月光。
牵诗兴:激发诗情。
笼烟:笼着烟雾。
伴酒杯:陪伴酒杯。
南窗:南窗。
睡轻起:轻松醒来。
萧飒:萧瑟。
雨声回:雨声回荡。
- 翻译
- 我偶尔从山中的僧院中,把它们移到屋旁种植。
每天都有好风轻轻吹过,偶尔有幽静的鸟儿飞来作伴。
清风如诗,穿过月光,酒杯中笼着烟雾,增添了几分诗意。
在南窗下,我轻松地醒来,听到窗外萧瑟的雨声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山僧院移植竹子并带回家中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给居所带来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山僧院本是清净之地,而从中选取佳竹移植于家园之旁,不仅丰富了生活的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这是对环境变化的细腻描写。和煦的风轻拂,吸引着那些深居简出的幽静小鸟前来探访,这些自然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氛围。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灵感的泉涌。月光如筛网一般柔和地照耀着,他的诗意得以激荡;而轻烟缭绕,则是品味美酒时的佳伴。这两句生动展示了诗人如何从自然界汲取创作灵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最后一联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晚的图景。诗人在南窗下安然入睡,而当清晨醒来,便是那细微而连绵的雨声,如同自然界最柔和的乐音轻轻奏响。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一种对温馨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庭院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一片痴心,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心境。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细节的观察与感悟,使得这首简短的诗作充满了生趣与情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