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谢处士颜良》
《挽谢处士颜良》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幽隐孤城外,园林二水间。

前数竿竹,屋后万重山

座隔红尘远,心同白日閒。

只今可见烟树柴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前数(qián shù)的意思: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前几个数目或前几个时间段。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幽隐(yōu yǐn)的意思:幽隐指隐藏或隐蔽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深藏不露或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人物。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隐居生活画卷。首联“幽隐孤城外,园林二水间”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幽与隐逸,孤城之外,园林之中,二水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氛围。颔联“门前数竿竹,屋后万重山”进一步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观,门前几株翠竹,屋后连绵群山,竹影山色,相映成趣,更添几分雅致与脱俗之感。

颈联“座隔红尘远,心同白日閒”则转而从内心感受出发,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身处红尘之外,心灵如同白日般闲适自在,不为外界纷扰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尾联“只今那可见,烟树暗柴关”以景结情,暗示隐居生活的不可得见,仿佛烟树笼罩,柴门紧闭,隐居之地已成遥远的梦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趁市八首·其四

桑麻无术故山求,归兴聊从物外游。

万里词臣怀海市,千家鲛室杂蜃楼。

丈人屡觅开元历,长者常披五月裘。

怪底猎心犹未槁,逐看蛮女打春毬。

(0)

西山

频年望西山,不踏西山路。

冠者五六人,今始纵余步。

野径自盘纡,绀宇半新故。

云深鸟数啼,树密凉先吐。

榕根络断崖,石栏曲折布。

俯视百千家,何门有走兔。

谁谓清泠场,未足展怀素。

落景混孤钟,携手各相顾。

筵罢咏而归,馀音似曲度。

(0)

悲今昔

落日照高楼,凉风吹白苧。

江山旧苍郁,极目尚可睹。

江山虽如故,周京已禾黍。

主人播西东,关山行路阻。

侧耳闻杜鹃,终宵啼逆旅。

故园不可巢,新巢岂终古。

何来骤风雨,飘摇肆其侮。

桑土尚可彻,空牢尚可补。

美人天一方,眷然怀顾汝。

泪血洒厓山,孤魂尚何主。

长鲸浪喷天,聚蚁纷无数。

挽弓向蜗国,牵牛祭豺虎。

野鬼哭黄昏,战血流江渚。

哀猿啸山皋,惊鸿鸣泽浦。

我向故园行,草蔓荒烟聚。

安得猿臂弓,射石没矢羽。

白水起真人,箕尾赉良辅。

女织与男耕,鼓腹复含哺。

我怀日以长,我思日以苦。

试作今昔歌,悲吟江之浒。

(0)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其五

一幅离骚酒一瓶,三竿红日醉初醒。

委禽谁与分南晰,负宠饶他自尹邢。

措大行藏终是拙,干戈消息未堪听。

宗门较许容强项,不读心经读易经。

(0)

宿豫章有感

湛湛江流赴蠡湖,西山朝爽接城隅。

文章似寿滕王阁,风节谁存孺子庐。

秋稼未登漕使急,岁徵如昨庶宗呼。

援师去后琴材在,乞与中郎辨得无。

(0)

九日限韵·其四

此日故园秋,云萝处处搜。

萸囊随俗佩,筝线信风抽。

酒熟人从醉,花黄蝶怕偷。

右丞佳句在,颇念异乡不。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