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弟 观 田 蚕 即 事 宋 /陈 著 诗 礼 虽 传 世 ,农 桑 不 离 门 。梅 天 缫 雪 屋 ,秧 雨 种 云 村 。衣 帛 知 先 老 ,含 饴 拟 弄 孙 。愿 言 同 井 乐 ,无 怨 亦 无 恩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传世(chuán shì)的意思:传世是指某种事物或文化作品流传下来的传统或经典,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价值。
含饴(hán yí)的意思:含有糖果或甜食。
弄孙(nòng sūn)的意思:指老年人与自己的孙子亲近、玩耍,享受天伦之乐。
梅天(méi tiān)的意思:指梅花盛开的时节,也用来形容寒冷的冬天。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同井(tóng jǐng)的意思:共处一个环境或困境下,互相帮助,同舟共济。
先老(xi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较长的人先行离世,也可比喻事物的先后顺序。
雪屋(xuě wū)的意思:指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建造的临时住所。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云村(yún cū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 翻译
- 尽管诗书代代相传,但农业始终贴近我们的生活。
在梅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在雪屋里忙碌地缫丝;在插秧的雨天,我们在云雾缭绕的村庄劳作。
通过衣物的丰饶,我们感受到先辈们的辛劳;期待与子孙共享甜蜜时光。
我渴望的是邻里间的和谐欢乐,没有怨恨,也没有恩惠的牵绊。
- 注释
- 诗礼:指古代的儒家经典和礼仪知识。
农桑:农业和蚕桑,古代主要的生产活动。
离门:远离门庭,贴近生活。
梅天:指农历正月,梅花盛开的时候。
缫雪屋:在雪屋里缫丝,形容冬日劳作。
秧雨:插秧时的雨水,形容农忙时节。
衣帛:衣物,代指生活的富足。
先老:前辈,这里指辛勤耕作的祖先。
含饴:含着糖,形容享受天伦之乐。
弄孙:逗弄孙子,家庭亲情的表现。
同井乐:共享井水的快乐,比喻邻里和睦。
无怨亦无恩:没有恩怨,强调平等和谐的关系。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弟观田蚕即事》描绘了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场景。诗中强调了诗书传家与农耕并重的价值观,"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体现了儒家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和谐统一。
"梅天缫雪屋",通过"梅天"(江南冬季湿润多梅雨的时节)和"缫雪屋"(指春蚕吐丝的景象,比喻洁白),形象地展现了蚕桑生产的繁忙和家庭手工业的生动画面。
"秧雨种云村",进一步描绘了插秧的农忙时节,"秧雨"和"种云"运用了诗意的比喻,增添了田园诗的意境。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亲情的珍视,通过衣物传递出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孙子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两句"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表达诗人希望家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没有过多的恩怨计较,只有共同享受井水之乐的淳朴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深深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祭介石
末俗住山,尤贵黄纸。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既病之矣,复遇岁艰。当八面风,撑百漏船。
漫刺衔袖,临斋乞米。骄儿索饭,饥嗔饱喜。
我行四方,阅士如墙。小智虚夸,妄夫荒唐。
宣绍命脉,乾淳气魄。天悭地閟,神盍宝惜。
冷灰粟焰,将晓景星。泯灭甚易,佛法替陵。
同时爱憎,异世悲慨。诸君不信,有遗录在。
我作苦语,模写虚空。泪尽血续,夫岂为公。
祭粹古云代
乌乎古云,蔚有时誉。执古刀尺,割弃华组。
宿钞成山,臆断意取。群疑塞胸,耳领心悟。
汲汲著书,恢恢养士。猗公之起,惟皇有旨。
猗法之嗣,惟北峰有子。远矣北峰,曰公是似。
胡不百年,后学之思。公不百年,后学思之。
矧予卜邻,岁寒畴依。稚予阅朋,至老无几。
惟兹不磨,昭然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