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其二》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汉兵围合左贤王吹角千山夜有霜。

君试狐奴城上听,岂堪秋色渔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角(chuī jiǎo)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吹嘘自己。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贤王(xián wáng)的意思:指明君贤明、能治理国家的君王。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左贤(zuǒ xián)的意思:指人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左贤王(zuǒ xián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道义上或能力上卓越出众,超过其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紧张气氛与凄凉景色,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汉兵围合左贤王”,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背景,汉军包围了敌方将领左贤王,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战事氛围。接着,“吹角千山夜有霜”一句,通过夜晚山间吹响的号角声和弥漫的霜气,渲染出战场的肃杀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战斗的激烈。

“君试狐奴城上听,岂堪秋色满渔阳。”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角度进一步描绘战场的景象。诗人想象友人站在狐奴城上,倾听那不绝于耳的号角声,感受着秋色在渔阳弥漫的景象。这里的“秋色”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暗含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凋零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向往巧妙融合,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春词·其十

君心与物为春久,唤得春风破腊回。

天近自应通信息,梅花不用犯寒来。

(0)

春词·其十三

粉壁椒花馥,瑶钗彩燕翩。

东风呼唤得,随意作春妍。

(0)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

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

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

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

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

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

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

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

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

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

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

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

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

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

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

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

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

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

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

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

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

(0)

早梅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

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0)

以诗句咏梅.江头千树春欲暗

世閒如此花,涉春便憔悴。

不识青黄君,岁年管何事。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十

薜荔帷兮药作房,芳华底用浴兰汤。

倾城梳洗祇招惎,且可随宜淡淡妆。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