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悲 青 坂 唐 /杜 甫 我 军 青 坂 在 东 门 ,天 寒 饮 马 太 白 窟 。黄 头 奚 儿 日 向 西 ,数 骑 弯 弓 敢 驰 突 。山 雪 河 冰 野 萧 瑟 ,青 是 烽 烟 白 是 骨 。焉 得 附 书 与 我 军 ,忍 待 明 年 莫 仓 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人(bái rén)的意思:指文字清晰、明确,没有歧义。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附书(fù shū)的意思:指在书信或其他文件中附加一些额外的内容或说明。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青坂(qīng bǎn)的意思:指青山绿水、美丽的山坡。用来形容山水景色优美、宜人。
弯弓(wān gōng)的意思:比喻准备行动,做好准备。
奚儿(xī ér)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鲁、野蛮。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 注释
- 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太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
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黄头奚儿: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
青坂在陈陶以西。
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焉得附书:怎能够托书信。
仓卒:仓促。
- 翻译
-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
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
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
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艰苦与悲壮,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状况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情形。诗人运用“青坂”、“太白窟”等地名,营造出边塞的荒凉气氛,同时“黄头奚儿”、“数骑弯弓”则传达了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氛围。
“山雪河冰野萧飋”,诗人以此句强调了环境的严酷,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界与战争的双重压迫。“青是烽烟白人骨”,这里的“青”指的是远处或久远的烽烟,暗示着战乱连绵不绝,而“白人骨”则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毁灭。
最后两句“我军青坂在东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坚守岗位、期待着战事早日结束的深切期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传递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