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霜霰(shuāng xià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 注释
- 夜木:夜晚的树木。
动:显出,带有。
寒色:寒冷的色调或氛围。
雒阳:即洛阳,古都名。
城阙:城楼与宫阙,代指城市。
如何:为什么,怎能。
异乡:外地,他乡。
思:思绪,思念。
更:更加。
抱:怀着。
故人:老朋友。
心:情谊,心情。
微月:微弱的月光。
关山:泛指险峻的山川或边关地带。
远:遥远。
闲阶:空旷的台阶。
霜霰:霜和霰,这里指霜雪。
谁知:谁知道。
石门路:特指的路径,可能寓意深远或神秘。
待:等待,期盼。
与子:和你。
同寻:一同去寻找或探索。
- 翻译
- 夜晚树木带起寒冷的色调,洛阳的城楼与宫阙显得格外幽深。
为何在异地他乡的思绪中,还怀抱着对老朋友的深深情谊。
微弱的月光照耀着遥远的关山,空旷的台阶上霜雪开始侵袭。
有谁知道那石门之路通往何方,我期待着与你一同去探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对远方故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两句,以生动的景象勾勒出一种幽暗而又深邃的氛围,树木在夜晚显得格外肃穆,而远处的城墙和城楼则如同隔绝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诗人通过这种环境的描写,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打下基础。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两句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深切情感。在异乡的夜晚,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这种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因此诗人只能不断地在心中拥抱这些美好的记忆。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两句,继续渲染夜晚的寂静与冷清。月亮虽然微弱,但它似乎拉长了山峦之间的距离,而闲置不用的台阶上已经悄然覆盖了一层薄霜,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凄凉。
最后两句"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则显得更加期待而又带有一丝神秘。诗人似乎在询问,有谁知道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这里的“石门路”可能象征着通向记忆或心灵深处的路径。而“待与子同寻”则表达了一种渴望,与某个人一同去探索和寻找,或者是期待与某位故人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寂寞孤独中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公达过潘楼观七夕市
织女虽七襄,不能成报章。
无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
帝城秋色新,满市翠帟张。
伪物踰百种,烂漫侵数坊。
谁家油壁车,金碧照面光。
土偶长尺馀,买之珠一囊。
安知杼轴劳,何物为蚕桑。
纷华不足悦,浮侈真可伤。
吴冲卿直舍阎士安画墨竹歌
阎生画竹旧所闻,望中一见遥可分。
伊予不甚少佳画,犹爱气骨高出群。
狂枝怒叶凌绢素,势若飞动争纷纭。
蟠根数节出地底,上有积年苍藓纹。
森然直干忽孤耸,意恐出屋排浮云。
秋风飒飒生左右,耳目洒落遗尘氛。
乃知良工自神解,昧者仿习徒艰勤。
子猷昔者得收玩,不患终朝无此君。
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与诸公同会赵令园暮归马上偶成
冠盖连翩陌上来,风光烂漫拥楼台。
玉卮贮酒随宜饮,绮席寻花触处开。
小雨前宵先拨火,季春明日又吹灰。
须知胜集人间少,惆怅金羁容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