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庚子五忠联》
《挽庚子五忠联》全文
清 / 严复   形式: 对联

善战不败,善败不亡,疏论廷诤,动关至计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皇天后土,式鉴精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后土(hòu tǔ)的意思:指皇帝或君主的尊称。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精忠(jī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对国家、君主或事业忠诚、坚定不移的态度。

善战(shàn zhàn)的意思:善于战斗,擅长作战

善败(shàn bài)的意思:指善于接受失败,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气馁并能不断进步。

天后(tiān hòu)的意思:天后指的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也就是最出色、最杰出的女性。

廷诤(tíng zhèng)的意思:在朝廷上直言敢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声。

至计(zhì jì)的意思:指达到极致的计谋或策略,非常高明的计策。

皇天后土(huáng tiān hòu tǔ)的意思:指上天和地下,即表示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

主忧臣辱(zhǔ yōu chén rǔ)的意思:指君主以国家的大事为忧患,而身边的臣子却因自身的失职或过错而招致耻辱。

鉴赏

此联出自清末思想家严复所撰《挽庚子五忠联》,其内容深沉庄重,蕴含着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善战不败,善败不亡”,这两句强调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失败也不放弃,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进。这是对个人品质和国家意志的崇高赞扬。

“疏论廷诤,动关至计”,这里提到的是敢于直言进谏,即便是在朝廷上与最高决策者辩论,也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这关乎到国家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国家利益的高度负责。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两句表达了臣子对于君主的忠诚。意思是当君主忧虑时,臣子也感到羞耻;当君主受到侮辱时,臣子愿意以生命来保护君主的尊严。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忠诚,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君主的绝对忠诚和牺牲精神。

“皇天后土,式鉴精忠”,最后两句则将忠诚上升到了天地间公正的评判。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会公正地见证并评价这种精诚至极的忠诚。这是一种对道德标准的信仰,认为正义和忠诚最终会被认可和表彰。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是对五位忠臣的哀悼,更是对忠诚、责任、勇气和牺牲精神的颂扬,体现了严复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严复

严复
朝代:清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猜你喜欢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

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0)

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

东家老人语且悲,衰年却忆垂髫时。

王师百万若过客,青盖夜出民不知。

巷南巷北痴儿女,把臂牵衣学番语。

高楼急管酒旗风,小院新声杏花雨。

比来官长能相怜,民间蛱蝶飞青钱。

黄金白璧默西马,明珠紫贝输南船。

繁华消歇如翻掌,宫中赋敛年年长。

里巷萧条去不归,华屋重门结蛛网。

语中呜咽不欲闻,道傍狼虎方纷纭。

麒麟凤凰那复得,使我益重髯参军。

参军在官近一考,素发萧萧坐成老。

上官掣肘下吏骂,赖有闾阎独称好。

杭州公事天下繁,大才处决无留难。

参军累官日益贵,何术可使斯民安。

(0)

瑞鹧鸪

修行频剔性中灯。照破从来暗里昏。

物物头头休染著,昏昏默默绝言论。

超凡入圣非由我,地狱天堂总在君。

唯有一条真正路,居常牢闭四城门。

(0)

西江月

物里存亡有限,人生光景无多。不禁两曜急销磨。

枉恁争人竞我。见解明如龟镜,从渠辩若悬河。

到头无计避阎罗。着甚枝梧得过。

(0)

月上海棠.重九之会彦衡赋词侑觞尊兄遁庵公与坐客往复赓歌至于再四语意益妙殆不容后来者措手彦衡坚请余继其后勉为赋之二首·其二

老来还我扶犁手。想豪气、十分已无九。

都把济时心,分付与、一时英秀。

还自笑,潦倒犹堪殢酒。从前枉被虚名负。

何似尊前贤圣友。纤手斫金齑,一嚼不妨时嗅。

颓然醉,卧印苍苔半袖。

(0)

清平乐

水仙装束。风致清逾淑。春竟枝头添萼绿。

要与梅花仲叔。生红从此羞颜。甘同桃李漫山。

不是冥鸿过尽,情教衔子荆蛮。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