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閒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火光(huǒ guāng)的意思:火光指火焰的光亮,比喻战争、灾难等造成的破坏和毁灭。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容颜(róng yán)的意思:指容貌、面容。
石火(shí huǒ)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瞬间即发生或完成。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头顶(tóu dǐng)的意思:指在头部的最顶端。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消疏(xiāo shū)的意思:消疏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疏远、疏散,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所作的《山居诗》其十一,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感悟。首句“触目堪嗟失路人”,表达了对人生道路迷失的感慨,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接着,“坦然王道却迷津”进一步强调了在看似平坦的正道上,人们仍可能陷入困惑。
“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比喻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即使生活简陋,也要坚韧不拔,保持精神上的寄托。“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閒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世态炎凉的淡然态度,即使年华老去,也忘却尘世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诗人以自身的外貌和生活环境为喻,表达出精神境界的提升超越了物质匮乏,枯槁的外表并非病态,而是超脱后的自在;消疏的环境也不是贫困,而是清贫中的淡泊。
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