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阁共招溪上月,茶炉重和卷中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昌时(chāng shí)的意思:指兴盛的时期或繁荣的时刻。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公相(gōng xiāng)的意思:指公众的评价和观感。
会昌(huì chāng)的意思:会昌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事情发展顺利,繁荣昌盛。
乐乡(lè xiāng)的意思:指人们乐于回到自己的家乡,感到安逸和满足。
灵运(líng yùn)的意思:指人运气好,事情顺利,能够得到幸运。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乡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乡间的山岭,比喻故乡的山水景色或乡村的风景。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避暑图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与哲学思考。
首句“秋灯禅榻鬓丝丝”,以“秋灯”、“禅榻”、“鬓丝丝”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心境。秋夜的灯光映照在禅榻之上,鬓发已显斑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禅学的追求与内心的平静。
“行乐乡山也自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乡山之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乐趣。这里的“行乐”不仅指实际的游玩,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草阁共招溪上月,茶炉重和卷中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草阁中相聚,共赏溪边明月,品茗谈诗的场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和谐,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牧之有意寻春早,灵运无缘入社迟”引用了杜牧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
最后,“且与诸公相对饮,风流不减会昌时”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享受当下,不减当年风华的感慨。这里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前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夏至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
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
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
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
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
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
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徐制参挽歌·其三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馀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沁园春.题新州醉白楼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
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
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悠悠。
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水调歌头·其六饶风岭上见梅
花上插苍碧,花下走清湍。
浓霜深覆残雪,更有月相参。
似我竹溪茅屋,欲晓未明天气,扶杖绕篱看。
秦楚五千里,何处是江南。饶风下,人不断,马相连。
颇尝见有此客,相属意惓惓。
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短策叩征鞍。
策断征鞍裂,惊坠玉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