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吴亭作》
《临吴亭作》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补穿葺漏仅区区志义殊嗟士大夫

欲致太平一日谩劳使者新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tíngzuò
sòng / wángānshí

穿chuānlòujǐnzhìshūjiēshì

zhìtàipíngfēimànláo使shǐzhěbàoxīnsh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谩劳(màn láo)的意思:形容别人的辛劳或劳动被人轻视或不重视。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志义(zhì yì)的意思:指人的志向和行为应当有远大的目标和高尚的道德;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奋发有为的行为。

士大夫(shì dà fū)的意思:指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注释
补穿葺漏:修补破旧。
区区:微小,不值一提。
志义:高尚的志向和道义。
殊嗟:令人赞叹。
士大夫:古代指官吏或有学问、地位较高的人。
欲致太平:想要实现社会安定。
非一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谩劳:徒然劳累,白费力气。
使者:使者或者官员。
报新书:上报新的政事或信息。
翻译
仅仅修补那些破旧的地方,实在微不足道
士大夫们的高尚情操和志向令人赞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积极推动政治改革以达到社会太平的愿景。诗中的“补穿葺漏”比喻修补国家政事之不足,“区区”表达一种谦逊态度,显示作者对自己任务认识到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志义殊嗟士大夫”则表明王安石对于当时士大夫阶层有着不同的志向和抱负,他希望能引导他们共同为实现太平社会而努力。

“欲致太平非一日”强调了达到太平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谩劳使者报新书”则是说通过辛勤的工作和不断地记录下改革成果,用以告知天下。

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推行新政、希望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心声,同时也透露出他面对改革阻力时的坚持和不懈努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冬日与铁城诸子游小岭同赋·其二

杖头标笠五铢轻,扶上孤峰四望平。

沧海东西浮岛屿,白云朝暮暗江城。

鸟逢吟客声相引,鹿认林僧路共行。

我是即山山即我,相看何用更知名。

(0)

秋夜怀罗颢甫

不到山中月再弦,夜来重忆住山缘。

身依好友乡心断,眼见时人道力坚。

露下草虫闻细语,风前巢鹤解安禅。

思君又是凉秋候,拟就漫溪半榻眠。

(0)

用张子白韵寄姚齐州十首·其五

见说河阳县,春来花满林。

桑麻依保障,弦诵想清音。

老我躬耕计,劳君抚字心。

江皋时极目,云树一何深。

(0)

杨凌霜郑秉渊衍源诸子过宿东林·其一

高人抱幽独,薄暮款松关。

坐久为予说,城中无此閒。

孤灯堪引兴,清论不离山。

更有微言在,明朝莫便还。

(0)

露珠

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

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

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

(0)

归雷峰与同学诸子

村寺空工乐事兼,今来重访野情添。

新成高阁能临水,旧种松枝已过檐。

秋入平林犹有叶,塔迷烟雨尚留尖。

倦游真有乡园恋,一枕寒潮梦亦甜。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