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王 南 运 八 阵 碛 宋 /阳 枋 常 山 蛇 势 少 能 明 ,治 法 还 从 阵 法 寻 。先 正 后 奇 严 自 胜 ,堂 堂 真 是 武 侯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蛇势(shé sh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行动迅速敏捷,具有弯曲灵活的特点。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阵法(zhèn fǎ)的意思:指军队或队伍的编排和部署方式,也可指运用巧妙的策略和方法。
正后(zhèng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立即进行补救或处理
自胜(zì shèng)的意思:凭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战胜困难或对手。
常山蛇(cháng shān shé)的意思:指人藏有恶心思,表面上看起来善良无害,实际上却心怀不轨。
- 翻译
- 常山蛇势这种战术少有人能真正理解,
解决问题还得从兵法阵列中寻找答案。
- 注释
- 常山蛇势:古代兵法中的阵型,形容军队蜿蜒曲折如同蛇行。
治法:指军事策略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阵法:军事布阵的法则,包括排列和战术布局。
先正后奇:先采取常规策略,再出奇制胜。
严自胜:严格遵循规则,自然能取得胜利。
堂堂:形容气势盛大,光明正大。
武侯心:指诸葛亮那样的智谋和战略眼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军事布局的智慧与策略,通过对常山蛇势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古代名将武侯(即诸葛亮)的崇拜和理解。
“常山蛇势少能明”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战术中的变化多端和奥妙难懂,常山蛇势是兵法中的一种布阵方式,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才能才能领悟其精髓。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军事策略的复杂性和深度。
“治法还从阵法寻”则表明了在处理国家大事或军事行动时,还需参考古代兵法中的布阵之术,从中汲取智慧。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先正后奇严自胜”进一步阐述了军事策略的精髓,即在战术运用上,应当先采取正规之法稳固阵脚,再以奇兵巧计发挥作用,这样才能确保胜利。这种布局思路体现了古代将领们深谋远虑的智慧。
最后,“堂堂真是武侯心”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崇拜的对象——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认为其军事思想和策略是高瞻远瞩、堂堂正正的典范。这不仅反映了 诗人对武侯智慧的敬佩,也体现了诗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尊崇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兵法的讨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军事知识,以及对诸葛亮高超智慧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江玉虚观有牡丹思后圃亦正开恨不与集
绛苞翠幄压朱栏,秀色生香观里看。
小圃想须春烂熳,大家应是醉团栾。
名缰久纵心无累,利径虽驰兴易阑。
但愿对花常酩酊,莫思身外有悲欢。
折柳词
行人须折柳,折取最长条。
明日天涯路,无人看舞腰。
新荷叶·其三
玉井冰壶,人间有此清秋。
笑语雍雍,从今庭户初修。
迎风待月,香凝处、四卷帘钩。
月波奇观,未饶当日南楼。
闻说三吴,江湖胜、从古风流。
况有双轓,旧谙黄阁青油。
金瓯屡启,应难解、久为人留。
天池波滟,可怜苹满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