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五》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同语嘿殊。

勿谓寒蝉吾愿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同语(tóng yǔ)的意思:指使用相同的语言,能够相互理解交流。

颍川(yǐng chuān)的意思:指辞章文采华美,极富诗意。

语嘿(yǔ hēi)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笑声声音高亢、刺耳。

注释
杜刘二子:指杜甫和刘禹锡两位诗人。
颍川: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出处:原指出仕或退隐,这里指人生道路。
语嘿殊:言辞沉默,性情各异。
寒蝉:秋天的蝉,比喻清高孤寂的人。
吾愿学:我希望能学习。
闭门:关门独处,指自我修炼。
静工夫:静心修炼的功夫。
翻译
杜刘两位在颍川居住,虽然出身相同但言语却大不相同。
不要说我愿意效仿寒蝉,只想闭门修炼静心的功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作,名为《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五)》。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杜甫和刘禹锡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功业的追求。

“杜刘二子颍川居”,这里提到的“二子”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杜甫和刘禹锡。他们都曾在颍川(今安徽阜阳一带)居住过,但“出处虽同语嘿殊”,表明尽管外界环境相似,但是他们的心境和言论却大不相同。

“勿谓寒蝉吾愿学”,这里诗人借用了“寒蝉”来比喻那些浅薄的、不入流行的学问,强调自己并不愿意追求这样的学问。"闭门自办静工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独自闭门谢客,潜心研究,用功夫去深造。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重视,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自我要求。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四三入燕词

江南佳味。记得厨娘方法异。列鼎烹鲜。

下箸犹嫌少万钱。而今食惯。土灶村舂当绮馔。

落日空山。豆粥仓皇得一餐。

(0)

七娘子.题画

疏梅修竹何葱倩。花香人影难分辨。

裙带斜飘,鬓鬟低颤。如何背却芙蓉面。

露浓苔滑鞋儿践。一枝折损春风乱。

笛里声残,陇头书远。故垂罗袂羞人见。

(0)

菩萨蛮.乍见

中庭茉莉香初落。谁摇鹦鹉帘栊索。千唤步才移。

花间敛衽迟。昵人秋水碧。低向裙边揖。

偷眼看双钩。猩红露凤头。

(0)

杨云史挽宋哲元联

能用人不能杀人,公之遗憾;

一家哭易一路哭,民岂忘心。

(0)

述怀示友人·其二

自过中年厌此身,劳劳生计为衰亲。

早无能事谐流辈,祇有伤心胜古人。

篱下寒花非笑伴,檐前饥雀是□宾。

街东日日期相访,愁盼风前一绺尘。

(0)

湘阴夜泊

吹笛沧浪暮,波声拍枕眠。

草青熊子国,春上楚人船。

极浦花如梦,三更月似弦。

何因一宵卧,忽到五湖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