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一六姜肱》全文
- 注释
- 鼎镬:古代烹饪用的大锅,这里比喻困难或危险。
代烹:代替别人承受苦难或惩罚。
恐伤:担心会伤害。
父母意:父母的情感或期望。
不独:不仅仅。
弟兄情:兄弟之间的感情。
- 翻译
- 所有人都知道要避开鼎镬之灾,谁又心甘情愿去代替受烹煮呢。
我担心这样做会伤害到父母的感情,不仅仅是兄弟之间的亲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者的高尚品德,他深知避免祸患的重要性,宁愿自己承受困难和惩罚,也不愿让父母受到伤害。诗中的"鼎镬皆知避"形象地表达了对危险的警觉,而"何心愿代烹"则直接表达了愿意代替亲人受苦的决心。"恐伤父母意"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深深忧虑,以及孝顺父母的至诚之心。"不独弟兄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孝心不仅限于兄弟之间,而是普遍的家族亲情。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孝道中自我牺牲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其二
雀鷇含淳音,竹萌抱静节。
诵我先君诗,肝肺为澄澈。
犹如鸣鹤和,未作获麟绝。
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