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词三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读楚词三首(其一)》。诗中通过假设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楚国历史的深沉感慨。
“借令无策拒强秦”,开篇即以假设的方式,设想如果楚国在面对强秦时没有有效的策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这里的“强秦”象征着强大的外敌,而“无策”则暗示了楚国在面对威胁时的无力与被动。
“何至甘心受虎吞”,紧接着提出疑问,为何楚国最终会甘愿被外敌吞并,而不是采取更坚决的抵抗措施。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楚国决策者的遗憾,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
“楚国已墟三十载”,指出自楚国被灭后,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年头。这句话既是对历史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楚国兴衰更替的惋惜。
“区区犹念尔东门”,最后两句转向情感层面,表达了对楚国人民的怀念之情。尽管国家已亡,但人们依然怀念着曾经的家园,特别是东门,可能象征着楚国的象征性地点或记忆深处的温暖回忆。这种怀念之情,既是对故国的深情眷恋,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族情感以及历史记忆的深切关注和感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厚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陶公归来图诗次刘静修先生韵
典午昔年逢革除,濛濛八表沈康衢。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辞足化骚为奴。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
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在昔闻桃源,渔人一来践。
蹑寻久未得,怆恨岂能免。
番番市南翁,迹迩心自缅。
力穑同齐民,传家师上善。
手植千树花,春至令人远。
我行流水上,心荡不知返。
游侣亦相忘,缘源弄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