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景象,充满了对农业生产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句“金犁升降饰飞龙”,以“金犁”象征着农具的珍贵与先进,通过“升降”描绘了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而“饰飞龙”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神话色彩,寓意着农耕活动的重要性与神圣性。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在使用先进农具进行耕作时的庄重与自豪感。
次句“致美无非为重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与赞美。这里的“致美”不仅指农业生产带来的丰收之美,更包含了对农夫辛勤劳动的尊敬与感激。通过“无非为重农”的表述,强调了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人们对农业生产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遍陇土香受新种”,描绘了春耕时节,农民们在广阔的田野上播种新作物的情景。这里的“遍陇土香”既指泥土的芬芳,也暗含了人们对土地肥沃、丰收有望的美好期待。“受新种”则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满怀希望地将种子播撒进大地的过程,预示着未来的丰收。
最后一句“恰逢甘雨昨朝浓”,点明了这场及时的甘霖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通过“恰逢”二字,强调了这场雨水的适时与珍贵,它不仅滋润了大地,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预示着一个丰饶的收获季节即将到来。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恩之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自然哲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赣上食莲有感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