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阅江楼有感·其二》
《登阅江楼有感·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四楼合作一楼开,势截牂牁万里来。

万岁树存惟桂树,千秋台起是崧台。

来朝玉辇黄龙出,去逐金笳白马哀。

御气至今三峡在,七星员屋即蓬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合作(hé zuò)的意思:指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金笳(jīn jiā)的意思:指战争中用来传递军令的号角,比喻传递重要信息或呼唤众人行动的信号。

来朝(lái chá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显贵亲临朝廷,表示君主的威严和权力。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七星(qī xīng)的意思:七颗星星,指北斗七星。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御气(yù qì)的意思:控制情绪,克制怒气

玉辇(y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华丽马车,也泛指君主的车辆。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作一(zuò yī)的意思:指做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职业,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努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阅江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首句“四楼合作一楼开,势截牂牁万里来”以夸张的手法,将阅江楼与远处的牂牁江联系起来,展现出楼阁的雄伟气势和它与广阔自然景观的融合。牂牁江,古称牂牁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此处借以象征着辽阔的视野和深远的历史。

接下来,“万岁树存惟桂树,千秋台起是崧台”两句,通过“万岁树”和“千秋台”的意象,表达了对长久不衰的纪念与敬仰。桂树常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而崧台则可能暗指某种高台或祭坛,寓意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

“来朝玉辇黄龙出,去逐金笳白马哀”描绘了古代帝王出行的壮观场景,以及离去时的哀伤氛围,既展现了权力的辉煌,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御气至今三峡在,七星员屋即蓬莱”则将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宇宙观和理想境界。三峡,指的是长江上的三个著名峡谷,这里象征着自然的壮美与力量;而“七星员屋即蓬莱”,则借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表达了对理想世界或永恒之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权力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除夕二首·其一

十旬为客思凄然,返樛言归又覈田。

榾柮煨炉销永夜,屠苏浸井迫新年。

人生半是忙中过,农事偏于隐者便。

将老菟裘何处卜,九龙泉畔锡山边。

(0)

白兔山庵

清江田舍已悠悠,谩结茅茨傍小丘。

月冷雪窗迷扑握,山连烟草叫軥辀。

了知世事同槐蚁,何有机心到海鸥。

却笑东坡老居士,一生随处贾胡留。

(0)

思家五首竹枝体·其四

儿多废学自浇花,女近事人今抱牙。

儿女长成忧失教,如何游子不思家。

(0)

送江东李宣副之官建邺

田里创残疚正深,望医起死息呻吟。

神功那用千金药,妙处都由一寸心。

剑外空遗乔木望,江东将有憩棠阴。

十分存省新氓了,归转洪钧普作霖。

(0)

桃园县过雀杼镇即事

草舍三家市,芦林半里城。

滩乾去船涩,溪净露沙明。

鸟迹不见过,蚌胎随处生。

水心石人立,遥望似相迎。

(0)

金陵上王焕卿提刑

英荡观风下帝旁,六条察吏立台霜。

中原自古闻王猛,一道而今有范滂。

园馆日和归燕乐,江城春透露桃香。

公馀无限离骚兴,故许吟人拜下床。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