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鸿门》全文
- 注释
- 项籍:项羽的名号。
鹰扬:形容英勇威武。
六合:指天下。
鸿门:地名,刘邦曾在此设宴。
亡秦:秦朝的灭亡。
谋臣:有智谋的臣子。
计:计策。
岂:难道。
阴陵:地名,项羽在此处迷路。
失路人:失败者,指项羽。
- 翻译
- 项羽威猛如鹰展翅,清晨统一天下,鸿门设宴庆贺秦朝灭亡。
如果在酒席上采纳谋士的计策,怎会像在阴陵迷失那样落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之《鸿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和重大历史转折点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项籍鹰扬六合晨”描绘了项羽在六合(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一带)扬帆起兵的情景,展现了其雄才大略的一面。项羽被尊为西楚霸王,是秦末农民战争的重要领袖之一,他的崛起象征着旧秩序的动摇和新力量的兴起。
“鸿门开宴贺亡秦”则是指刘邦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举行的鸿门宴,这场宴席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两位英雄之间权力博弈和联盟关系的体现。通过这句诗,胡曾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深刻把握。
“樽前若取谋臣计”一句,通过设想在宴席上讨论国家大计的情形,强调了智囊团队对于决策过程的重要性。这里的“樽前”指的是酒杯前的场合,而“谋臣计”则是对那些能够提供高明建议的大臣的尊称。
最后,“岂作阴陵失路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多舛的感慨。“岂”字在这里表示疑问,整句话意为难道会成为像阴陵那样迷失道路的人吗?“阴陵失路人”出自《战国策》,形容楚庄王因信谗言而错杀伍子胥,从此一蹶不振。胡曾通过这一典故,反映了对项羽最终败亡的同情和对历史必然性的深刻认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诗中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胡曾在咏史诗方面的高超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