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辞林(cí lín)的意思:
(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陈书·周弘正传》:“尚书右僕射、领国子祭酒、 豫州 大中正 弘正 ,识宇凝深,艺业通备,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望高礼阁。”打劫(dǎ jié)的意思:指抢夺财物或权力。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故知(gù zhī)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好不(hǎo bù)的意思:好得不能再好了
酒伴(jiǔ bàn)的意思:指与人一起喝酒的伴侣,也可指共同享受酒宴的好友。
流感(liú gǎn)的意思:指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疏烟(shū yān)的意思:解除困扰,消除烦恼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云散风流(yún sàn 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物的才情、风度等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重有感(其二)》。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蓬根吹断更何之,云散风感人故知”,以蓬草随风飘荡、云散风消的情景,象征着人事的离合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切感受。
颔联“梅好不妨同月瘦,泉清莫恨出山迟”,以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瘦弱、泉水从山中流出时的缓慢,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坚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处逆境,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颈联“一寒如我辞林鹤,百事输人打劫棋”,以“辞林鹤”和“打劫棋”为喻,前者象征着诗人孤独、超然于世的态度,后者则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竞争,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自嘲。
尾联“欲觅南邻诸酒伴,雨疏烟澹各天涯”,诗人渴望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但现实却是各自分散在天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世事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判官赴京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