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壶子不死,敢问老聃所游。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也明白壶子并未真正死去,我斗胆询问老子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寒冷的松树露出了骨头般苍老,病弱的老虎低垂着头颅。
- 注释
- 亦知:知道。
壶子:古代道家人物,此处指庄子寓言中的壶子,代表超越生死的存在。
不死:不朽,不死身。
敢问:斗胆询问。
老聃:即老子,道家创始人。
所游:游历过的地方。
瑟瑟:形容物体颤抖或冷得发抖。
寒松:形容松树因年老而显得苍劲、寒冷。
露骨:暴露在外,显得骨瘦如柴。
眈眈:形容眼神凶猛或警惕。
病虎:生病的老虎,比喻虚弱无力。
垂头:低头,形容失去活力或沮丧。
- 鉴赏
诗中“亦知壶子不死,敢问老聃所游”两句,以比喻和反诘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病中的关切。壶子是传说中不死的仙人,老聃则代指道家的高人。诗人通过这种设问,不仅是在询问友人的去向,更是在表达自己对友人健康的关心和期盼。
“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头”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朋友因病而显得瘦弱与痛苦的情形。瑟瑟的松树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冷,而“露骨”的形象则强调了病中的消瘦;“眈眈病虎垂头”则通过猛兽的形象,表现出友人因病而失去力量的凄凉。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情谊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通过这种艺术加工,诗中传达出了一种超越常情的关怀和同情,使人读之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思想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勉仁学士岁寒图
岁晏朔风劲,雨雪何霏霏。
原陆莽萧条,百卉具已萎。
郁郁凌云松,猗猗脩竹枝。
皎皎林间梅,鲜葩亦已披。
并秀以相依,况与瑶华宜。
潇洒清白居,足怡君子怀。
艳阳耀丹萼,赪霞映紫蕤。
当春岂不时,不及商飙摧。
谅非冱寒节,曷表贞素姿。
永托金石契,迟暮以为期。
颜谷辞
山青青兮郁盘,又英英兮白云。
蔼嘉树兮颜谷,流泸水兮澄源。
源左右兮上有原田,鱼潜泳游兮禾麻秀蕃。
谷中之人兮连居接门,一姓盛大兮伯叔弟昆。
不斲为饰兮朴之惇,夕还诵弦兮画行耨耘。
嗟嗟夫子兮超哉拔伦,金玉为质兮组绣文。
握廉秉节兮服义仁,袆椒茝兮有馥其身。
逍摇徜徉兮以秋以春,胡不永世兮溘飘尘。
嗟嗟夫子兮身去名存,怀不可见兮空可闻。
世纷纷兮华薄群,安得硕人兮永亲。
空望颜谷兮涕泗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