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阳极的《南屏寺》,以禅意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寺院景象。
“禅心不动法堂空”,开篇即点明主题,禅心宁静,法堂空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禅心不动,意味着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法堂空,象征着修行之地的清静与庄严。
“日影斜侵半榻红”,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美。日影斜照,光线柔和地洒在半榻之上,榻面似乎被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色。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僧侣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一卷《楞严》看未了,篆烟香散竹窗风”,进一步深化了禅宗修行的主题。《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常被用来作为修行者深入理解佛法、净化心灵的工具。诗人通过“一卷《楞严》”的描写,展现了僧侣们在静思冥想中对佛法的探索与追求。同时,“篆烟香散竹窗风”则描绘了修行环境中的香气与自然之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暗示着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内心世界的纯净与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屏寺的静谧之美、禅修的深邃意境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霜月吟
飘飘青女颜如花,云軿羽盖乘烟霞。
手持凤尾青锦纹,扫空飒飒飞琼沙。
嫦娥孤栖宫四寂,倚柱长吟愁永夕。
曳裾摇佩渡明河,闲弄银波洗虚碧。
婵娟相如争清夜,素彩寒光色相射。
金乌翻树不成栖,哑哑半夜绕林啼。
梦玉人引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
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
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馀迹。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
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
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