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谢茂秦》
《寄谢茂秦》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罢醴谁堪邺下居,世情秋共鬓毛疏。

家移潞子云边国,门少梁王后车

歌罢此生唯短铗,赋成何地不长裾

流转并门上,可怪天南鲤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国(biān guó)的意思:指边境国家,指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并门(bìng mén)的意思:指两个相邻的门户紧紧合拢,没有缝隙。

长裾(cháng jū)的意思:长袍的下摆,比喻地位高贵或者有权势。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可怪(kě guài)的意思:奇怪,不可思议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梁王(liáng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很高的地位、能力或权威。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门上(mén shàng)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职务在某方面得到认可或提升。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自并(zì bìng)的意思:自己合并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寄谢茂秦》。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谢茂秦的深切思念与感慨。首联“罢醴谁堪邺下居,世情秋共鬓毛疏”以“罢醴”暗示离别之痛,将个人情感与世态炎凉相融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颔联“家移潞子云边国,门少梁王雪后车”运用典故,通过搬家与减少访客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远离繁华、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颈联“歌罢此生唯短铗,赋成何地不长裾”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才华无处施展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尾联“漳流转自并门上,可怪天南断鲤鱼”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友情的遥远与难以维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无法跨越时空距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王官二首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0)

漫书二首

剩欲逢花折,判须冒雨频。
晴明开渐少,莫怕湿新巾。
小蝶尔何竞,追飞不惮劳。
远教群雀见,宁悟祸梯高。

(0)

岁尽二首

明日添一岁,端忧奈尔何。
冲寒出洞口,犹校夕阳多。
莫话伤心事,投春满鬓霜。
殷勤共尊酒,今岁只残阳。

(0)

放龟二首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
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
世外犹迷不死庭,人间莫恃自无营。
本期沧海堪投迹,却向朱门待放生。

(0)

乙巳岁愚春秋四十九辞疾拜章将免左掖重阳独

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
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

(0)

携仙箓九首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
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
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
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
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
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
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
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
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
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