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次行(cì xíng)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次要的、不重要的事物或人。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公清(gōng qīng)的意思:公正清廉,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官道(guān dào)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业道路,也用来比喻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栖亩(qī mǔ)的意思:指人们安居乐业,安定在自己的领域中。
乞取(qǐ qǔ)的意思:乞求取得。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菽粟(shū sù)的意思:指农作物,也用来比喻基本生活资料。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下临(xià lín)的意思:指高位的人下到低位或平民阶层的地方,表示亲临、到达的意思。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 注释
- 竹杖:竹制的手杖。
芒鞋:草鞋。
取次:随意。
官道:官家修建的道路。
菽粟:豆类和谷物。
栖亩:生长在田地里。
日暮:傍晚。
入城:进城。
沽酒:买酒。
陶令: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县令,故称。
皎公:皎然,唐代诗人。
清:清高。
陋巷:简陋的小巷。
颜夫子:颜回,孔子弟子。
微言:深奥的道理或教诲。
声:这里指传承的声音。
- 翻译
- 手持竹杖随意漫步,路边官道旁人情可见。
寒冬时节豆谷仍生长在田间,傍晚时分牛羊自行归城。
买酒只为让陶渊明沉醉,题诗无人能比皎然清雅。
再访简陋小巷寻颜回,求得他的教诲延续这声音。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日,穿着简单的衣物,手持竹杖,穿着芒鞋,沿着官道行走,观察着周围的人情世态。田间的农事尚未结束,农民们还在忙碌于收割麦子,而天色渐晚,牛羊也开始自行返回城中。
诗人通过这种平实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普通生活的关怀和热爱。同时,诗中提到的“沽酒独教陶令醉”,是指东汉时期的陶渊明,他在《饮酒》诗中自称“我独好静,当世所误”,表现了他超脱世俗、享受独处之乐的生活态度。这里,苏轼通过对陶渊明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简约生活方式的向往。
“题诗谁似皎公清”则是在赞美某位诗人(通常认为是指白居易)的诗风清新俊逸,能够在文学上达到一种出尘脱俗的境界。最后两句“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以及希望能得到他们智慧和教诲,以便继续传承这种美好的精神遗产。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景象和对历史文化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先贤对话的文学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丈汝止偕张牧过祗园作
皇穹不爱道,爰产良知翁。
奔走举世豪,先生得其宗。
说法五十年,甘雨天南东。
张牧如平阳,避舍舍盖公。
轻榕白接䍦,坐我祗园风。
恢谐与觞栾,盎然皆春融。
我闻罗什师,时时迩淫躬。
及乎饭棘针,亦与常饭同。
乃知青莲华,无妨淤泥中。
语罢一自笑,廓落高天空。
孔阳宗侯有亭曰依隐亭四傍皆竹余为赋之
东方昔玩世,大隐金门侧。
之子固沈沦,宗正通属籍。
家有淮王招,人歌岁星谪。
饱飧淇澳菉,啸弄潇湘碧。
唐李百万叶,疏者曰太白。
结友栖竹溪,举世宗六逸。
子亭以子名,子名借亭得。
试一展吾诗,是否人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