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笋诗》
《春笋诗》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春园风物好,二月生时

爱此锦绷子,参他玉版师。

嫩休论菜甲,滑可比莼脂。

酒辣偏相称,茶清更不疑。

味存甘苦外,质与刚柔宜。

上番何意平安报有期。

此君不俗,少具出尘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绷子(bēng zǐ)的意思:绷子是指将绳索或带子拉紧,使其保持张力的工具。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紧张、充满压力的状态。

不俗(bù sú)的意思:不平凡,出众,不寻常

菜甲(cài jiǎ)的意思:指菜叶、甲鱼等食物,常用来比喻低贱、不值钱的东西。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刚柔(gāng róu)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同时具备刚强和柔和的特点。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锦绷(jǐn bē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文采绝妙。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上番(shàng fān)的意思:上任,上岗,指官员上任或上岗工作。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相称(xiāng chèn)的意思:指合适、相符合。

玉版(yù bǎn)的意思:指古代制作文书的用具,比喻文章或书籍的内容高雅、精美。

玉版师(yù bǎn shī)的意思:指能够雕刻精美的玉版的技艺高超的人。比喻具有出色的技能和才华。

鉴赏

这首《春笋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通过对春日竹笋生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首句“春园风物好,二月笋生时”,开篇即点明了时节与地点,春日的园林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竹笋破土而出的最佳时期。接下来,“爱此锦绷子,参他玉版师”两句,将新生的竹笋比作色彩斑斓的锦被,又似洁白如玉的版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的形态之美。

“嫩休论菜甲,滑可比莼脂”进一步赞美了竹笋的质地与口感,嫩滑如同新鲜的蔬菜叶片,又仿佛细腻的莼菜油脂,强调其独特的美味。接着,“酒辣偏相称,茶清更不疑”则从食用的角度出发,指出竹笋与辛辣的酒、清淡的茶都能完美搭配,体现了其在饮食中的广泛适应性。

“味存甘苦外,质与刚柔宜”两句,不仅赞美了竹笋的口感,还揭示了其内在的品质——既有甘甜的滋味,又有苦涩的余韵,同时兼具坚韧与柔韧的特质,象征着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上番看何意,平安报有期”表达了对竹笋生长过程的关注与期待,暗示了丰收的希望。“此君真不俗,少具出尘姿”则以“此君”(竹)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保持着高洁脱俗的情操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春日竹笋的美丽与美味,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赠远老

一瓶一钵自由身,聊向江南玩水云。

踏遍千山并万壑,却归林下炷炉薰。

(0)

雪后观梅·其一

雨声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晓踏泥来问讯,细看枝上喜平安。

(0)

寄龚帅·其三

行李看看近故庐,梦魂犹自绕洪都。

帅垣暇日登临处,把酒还能话我无。

(0)

读刘与权壮士歌

满眼烟尘未息戈,禦戎无策奈愁何。

一尊浊酒空庭晚,独自歌君壮士歌。

(0)

再和绝句寄韩子云

开尽千花到藕花,相将又听采莲歌。

无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风月何。

(0)

秦楼月/忆秦娥.送别

怅离阕。淮南三度梅花发。梅花发。

片帆西去,落英如雪。新秦古塞人华发。

一樽别酒君听说。君听说。胡笳征雁,陇云沙月。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