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支(pì zhī)的意思:指能够辨认是非、分辩是非的能力。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好去(hǎo qù)的意思:指地方好,环境优美,适合前往或居住。
画省(huà shěng)的意思:通过简单的画画,就能描绘出整个省份的地理形状和特点。
记忆(jì yì)的意思:记住和保持信息的能力或过程。
谏草(jiàn cǎo)的意思:指谏言,勇于直言劝谏的言辞。
龛灯(kān dēng)的意思:指藏在龛内的灯,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智慧。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余甘(yú gān)的意思:指品尝了甜美的滋味后,余味依然留在口中,形容愉快的感觉久久不散。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答魏大侍御时自谪迁南考功》。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贬谪的命运,内心复杂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一龛灯火傍残年,画省劳君记忆偏。”以一盏孤灯映照着即将逝去的一年,暗示了诗人被贬谪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友人魏大侍御对其遭遇的深切关怀和记忆。
颔联“名去已无弥勒累,病余甘老辟支禅。”表明诗人已经看淡了名利,不再为世俗所累,愿意在晚年选择佛教中的辟支佛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颈联“争传谏草千秋业,未了昙花半偈缘。”提到诗人曾有过谏言的功绩,但这些历史的痕迹可能随时间而消逝,如同昙花一现,留下的是对佛法的半偈之缘,寓意着对佛法的追求与理解。
尾联“好去凤皇台上望,揽辉争似昔人贤。”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过去那些贤能之人一样,站在高处,俯瞰世界,虽然环境改变,但依然保持高尚的品格与远大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故时的超然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何副使景明
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
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
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
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
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
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