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负山(fù shān)的意思:指承担巨大的重担或责任。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江客(jiāng kè)的意思:指江湖人物或旅居他乡的客人。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明后(míng hòu)的意思:明天和后天。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逃世(táo shì)的意思:逃避现实,远离尘世纷扰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皂帽(zào mào)的意思:指以各种方式诬陷他人,使其蒙受冤屈和损害。
争席(zhēng xí)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座位或地位的情况。
珠江(zhū jiāng)的意思: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清明过后仍未能返回家乡的无奈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
首联“不觉清明后,珠江客未还”,开篇点题,以“不觉”二字表达出时间悄然而逝,诗人尚未能回到熟悉的珠江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这里“珠江”不仅指地理上的珠江,也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心灵的归宿。
颔联“又看三月尽,曾得几时閒”,紧承上联,通过“三月尽”这一时间节点,强调时间的紧迫与流逝之快,同时反问“曾得几时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闲暇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当前忙碌生活的反思。
颈联“皂帽难逃世,青衫易负山”,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以“皂帽”和“青衫”自喻,分别代表世俗的身份和内心的追求。一句“难逃世”道出了人在世间难以摆脱世俗束缚的现实,而“易负山”则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尾联“劳劳随逆旅,争席卖鱼阑”,以“劳劳”形容旅途的辛劳,与前文的“难逃世”相呼应,同时“争席卖鱼阑”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在世俗生活中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与努力,暗含对生活压力与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