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君庭下竹,邀我中林人。
入牖摇疏翠,临阶扫俗尘。
这首诗描绘了汪和叔在庭院中种植竹子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此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与韵味。
首先,“种君庭下竹,邀我中林人。”这两句开篇点题,既表达了汪和叔在庭院中种植竹子的雅兴,也暗示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仿佛竹子是特意邀请诗人前来欣赏的。
接着,“入牖摇疏翠,临阶扫俗尘。”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室内与室外的不同景象。竹叶轻摇,带来一片疏朗的翠绿,仿佛能拂去周围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秋声风际劲,寒色雨中新。”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竹子在季节变换中的生命力。秋风吹过,竹叶发出清脆的声音,显得格外坚韧;雨后初晴,竹子呈现出一抹寒色,更显其生机勃勃。
最后,“万个沧江上,茅斋滋绿筠。”这两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想象着竹子生长在苍茫江面上的壮观景象,同时又回到诗人的居所,表达出竹子不仅美化了庭院,也滋养了诗人心灵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