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无定翼,晴汉有残雷。
峰高月未吐,更拟着诗催。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景象的细腻与变化,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首联“晚日纤纤出,痴云阵阵回”以“晚日”和“痴云”为切入点,描绘了雨后夕阳初现,云层逐渐散开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伤感的感觉。接着,“风林无定翼,晴汉有残雷”两句,通过“风林”和“晴汉”的动态对比,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偶尔的余响,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
“白水自天去,青山随眼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从低处的流水转向远处的山峦,仿佛是自然界的流动与静止之间的对话,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最后,“峰高月未吐,更拟着诗催”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未来,暗示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月亮会从高耸的山峰背后升起,而诗人则期待着用诗歌来捕捉这一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以及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渴望。
大江流处是庐峰。苍玉照晴空。
何事浅鬟浓黛,却成烟雨溟濛。
如今纵有,云涛万顷,翠巘千重。
传语云间五老,一尊须要君同。
疏钟敲暝色,正远树、绿愔愔。
看渡水僧归,投林鸟聚,烟冷秋屏。孤云。
渐沈雁影,尚残箫、倦鼓别游人。
宫柳栖鸦未稳,露梢已挂疏星。重城。禁鼓催更。
罗袖怯、暮寒轻。想绮疏空掩,鸾绡翳锦,鱼钥收银。
兰灯。伴人夜语,怕香消、漏永著温存。
犹忆回廊待月,画阑倚遍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