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甘 露 寺 唐 /周 繇 盘 江 上 几 层 ,峭 壁 半 垂 藤 。殿 锁 南 朝 像 ,龛 禅 外 国 僧 。海 涛 摏 砌 槛 ,山 雨 洒 窗 灯 。日 暮 疏 钟 起 ,声 声 彻 广 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外国(wài guó)的意思:指与自己国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 翻译
- 盘江之上层层叠叠,险峻的峭壁挂着藤蔓。
古老的殿堂锁着南朝的佛像,小龛里坐着外国的僧人修行。
海浪冲击着石阶栏杆,山雨打湿了窗边的灯火。
傍晚时分,稀疏的钟声响起,回荡在广阔的广陵城中。
- 注释
- 盘江:地名,可能指长江上游的一段。
峭壁:陡峭的崖壁。
南朝像:南朝时期的佛像。
外国僧:来自国外的僧侣。
海涛:大海的波涛。
砌槛:石阶栏杆。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之景象与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历史遗迹的点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盘江上几层”即设定了一个在江边蜿蜒连绵、层峦叠嶂的山水环境。"峭壁半垂藤"则进一步描写了山势陡峭,藤蔓攀爬其间的情景,展示了一种自然与野性的美。
接着,“殿锁南朝像”和“龛禅外国僧”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遗迹。诗人可能正身处一座古老的寺庙之中,那里的殿宇曾经锁住了往昔南朝的影像,而在其中的龛窟里,或许供奉着来自遥远外国的僧侣,这些都是历史的沉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两句,是对自然景象的继续描绘。"海涛"可能是比喻性的表达,而"山雨"则更添几分阴霾,通过"窗灯"这一物象,可以想见诗人正在寺庙中观赏这样的风光,同时也许在内心深处寻找着某种超然的宁静。
最后,“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两句,则是时间流转和空间延展的结合。"日暮"表明了时间,"疏钟"则是寺庙中特有的景象,而"声声彻广陵"则让人联想到了声音穿越空间的壮阔感受。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与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诗人在登高临远时所获得的一种超脱尘世、达观忘我的精神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富春山送人归闽
君不见富春山,富春山色行人看。
层峦叠嶂带江渚,垂萝鸟道青漫漫。
钓台百尺凌空险,石磴萦纡紫苔掩。
芳草洲前翠欲流,夕阳渡口晴如染。
羊裘钓叟今何在,千古行人增感慨。
不见高风动客星,空馀濑水流东海。
今日山前歌送君,明朝山下便离群。
片帆直指桐江过,薄暮猿声那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