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礼 湘 山 佛 和 别 驾 叔 韵 宋 /李 曾 伯 自 得 湘 南 一 派 奇 ,禅 舂 元 熟 不 须 师 。几 千 亿 化 如 来 相 ,五 百 年 将 再 出 时 。翠 壁 云 连 秋 树 老 ,宝 坊 香 静 午 斋 迟 。我 来 欲 和 因 缘 事 ,众 衲 丛 中 有 解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宝坊(bǎo fāng)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或宝物。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千亿(qiān yì)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达到亿级别。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午斋(wǔ zhāi)的意思:午饭后的休息时间,指午间休息或午睡。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一派(yī pài)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或言辞表达不真实、不可信、不可靠。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缘事(yuán shì)的意思:指由于某种缘故而发生的事情。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翻译
- 我在湘南独得一派奇特的领悟,禅定修行已至纯熟,无需师父指导。
无数化身仿佛如来显现,五百年的轮回即将再次开启。
翠绿的山壁与秋树相连,显得古老而宁静,珍贵的佛堂在午间静谧的香气中更显深沉。
我来到这里想要参与这段因缘,期待在僧侣群中找到能理解的人。
- 注释
- 自得:独自领悟。
禅舂:禅定修行。
元熟:纯熟。
师:师父。
如来相:如来形象。
五百年:五百年的轮回。
再出时:即将再次出现。
翠壁:翠绿的山壁。
秋树老:古老的秋树。
宝坊:珍贵的佛堂。
午斋迟:午间的静斋。
和因缘事:参与这段因缘。
众衲丛中:僧侣群中。
解知:理解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禅宗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个人修为的独到见解。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禅宗上已达到了一定的造诣,不再需要他人的指导。其中“湘南”指的是湖南省的别称,而“一派奇”则显示出作者对自我修行的自信。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这两句诗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传说,其中的“几千亿化如来相”指的是佛教中菩萨或佛陀的化身,而“五百年将再出时”则可能暗示着某种预言或者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翠壁云连秋树老”中的“翠壁”可能指的是被苔藓覆盖的古老墙壁,而“云连秋树老”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时间的交织。"宝坊香静午斋迟"则让人联想到寺庙中午时分的宁静与香气。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因缘事相之间关系的探究,以及希望在众多僧侣之中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这也显示出李曾伯对佛学深入浅出的领悟和人生修行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于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在世界的丰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以九月四日抵南州访戴初士承惠尊人大圆先生集及渡青阁爱庐诸刻次日取道西山别后却寄
洪乔亦作邮,信陵非一客。
半日豫章城,匆匆若遗迹。
含意各未申,我行良独迫。
南雁复相催,诗才遽殚索。
明发道西山,低徊碍縢屩。
旅次乞膏火,读君渡青阁。
先哲肇渊源,风徽俨畴昔。
繄昔神皇季,此道趋靡弱。
山阴初滥觞,扬波自梦泽。
后进转慕效,前修恣弹射。
陈诗辨废兴,悲哉忽如酢。
大雅未芜没,匡山留孔硕。
王李浣其浓,袁徐益其液。
所俟在千秋,时流讵能度。
末学秉微尚,驺发亦同的。
托居穷海涯,汲深惭未获。
哲人不可作,堂构幸无斁。
中兴属伊始,繁音宜荡涤。
何因附莒邾,与君振标格。
《余以九月四日抵南州访戴初士承惠尊人大圆先生集及渡青阁爱庐诸刻次日取道西山别后却寄》【明·陈邦彦】洪乔亦作邮,信陵非一客。半日豫章城,匆匆若遗迹。含意各未申,我行良独迫。南雁复相催,诗才遽殚索。明发道西山,低徊碍縢屩。旅次乞膏火,读君渡青阁。先哲肇渊源,风徽俨畴昔。繄昔神皇季,此道趋靡弱。山阴初滥觞,扬波自梦泽。后进转慕效,前修恣弹射。陈诗辨废兴,悲哉忽如酢。大雅未芜没,匡山留孔硕。王李浣其浓,袁徐益其液。所俟在千秋,时流讵能度。末学秉微尚,驺发亦同的。托居穷海涯,汲深惭未获。哲人不可作,堂构幸无斁。中兴属伊始,繁音宜荡涤。何因附莒邾,与君振标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767c69895e9fc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