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把船儿划向何方?送别客人后我小舟转向南方。
偶尔遇到不友善的旅客,回家后也少有畅饮的时候。
- 注释
- 将船:驾驶船只。
何处去:去哪里。
送客:送别客人。
小回南:小舟转向南方。
有时:偶尔。
逢恶客:遇到不友善的旅客。
还家:回到家。
亦:也。
少酣:很少畅饮。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结的《漫歌八曲》之八,是一首描写送别情景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待客人的真挚情感和生活态度。
“将船何处去”这一句直接而自然地引出了诗歌的情境,一个关于离别与出行的问题,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方向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这里的“船”往往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而“何处去”则是对于未来的探索和期待。
“送客小回南”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送别时的一些细节,"小回南"暗示了一个短暂的告别过程,可能是在某个地点或情境下对友人的临别赠言。这里的“南”字,或许有着更深的象征意义,它可以指向某种方向,也可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处所在。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逢恶客,還家亦少酣。”则转换了情境和语气,从送别的温馨画面转到了与不良之人的遭遇。这里的“有时”表明了这种遭遇并非经常,但也确实发生过;“逢恶客”指的是在旅途中遇到不讲理、品行不端的人,这种遭遇给诗人带来了不快和烦恼。"還家亦少酣"则表现了诗人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回家的场景,也只浅酌几杯,反映出诗人的豁达与自我调适。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温情和真挚,又透露了他在旅途中遭遇不良之人的无奈。同时,也表明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淡定。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梅花
百花看遍莫如梅,更向群芳缺际开。
寒冷怕行门外路,为渠踏雪过山来。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景建作记俾仆赋诗
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
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
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
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景建作记俾仆赋诗》【宋·戴复古】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67c690a06b46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