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土(ān tǔ)的意思:安土,指安定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外出迁徙。也可指安顿下来,不再迁徙。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故鬼(gù guǐ)的意思:指已故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已经不再存在的事物。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寄居(jì jū)的意思:指暂时居住在他人或外地的地方。
荐食(jiàn shí)的意思:指推荐美食或佳肴。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旅馆(lǚ guǎn)的意思:旅馆指的是为旅行者提供住宿的地方。在成语中,旅馆常常用于比喻世事变幻、人生无常。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栖神(qī shén)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场所中安居、栖息,形容人适应环境并获得乐趣。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欷歔(xī xū)的意思:形容悲伤、叹息的样子。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未能进行祭扫活动的哀痛之情。诗人以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为背景,通过“故鬼无家俎豆虚”这一句,巧妙地将祭祀活动与鬼魂联系起来,暗示了祭扫活动的空洞与缺失。接着,“感时荐食倍欷歔”表达了在特定时间里,人们因思念逝去亲人而更加感伤的心情。
“荒坟滴酒犹安土,旅馆栖神亦寄居”两句,分别从坟墓和旅店两个场景入手,展现了即便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人们也试图通过祭祀来寄托对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下来,“冷落人烟寒食后,阑珊墦祭乱离余”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明节后,人烟稀少、祭扫活动逐渐结束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最后,“纸钱不上松楸影,夜雨潇潇墓畔庐”以纸钱无法覆盖松树和楸树的阴影,以及夜晚雨声凄凉地回响在墓旁的小屋中,形象地表现了祭扫活动的寂寥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揭示了清明时节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武元直画乔君章莲峰小隐图
武君非画师,胜槩饱胸臆。
太华五千仞,驱写入盈尺。
飞泉峰顶来,落我松下石。
清风忽吹散,琴上溅馀滴。
呼儿急写之,指下淋漓湿。
未知责子翁,颇复有此适。
何时图中人,真作林下客。
青山不违人,但恐富贵逼。
勇退良独难,此愿谁能必。
向来燕赵閒,逆旅拜真逸。
儿时弄琴者,天涯老相识。
俛仰四十年,父子埋双璧。
卷中题诗人,十九已仙籍。
年光飞鸟过,纸上但陈迹。
对此还自伤,何事为物役。
还丹日月迟,白首光阴疾。
文章真小技,身外皆长物。
拂衣归去来,莲峰入心碧。
伯胜九日诗萧然有陶风趣因次韵
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
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
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
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
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
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
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
宿锦州广济寺僧房卧屏一幅画一纶巾羽服隐几胡床命短童汲水浇花若有所待者相望一翁桶帽凉衫倚杖于溪桥之上意其眷恋风景而缓其行也乃赋二首·其二
溪桥泉石想佳哉,欲去迟迟首重回。
不道西庄閒处士,胡床虚左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