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畴秋已获,西岭锄荒芜。
有粟不畏饥,肥羹胜薄酤。
运促虑欲远,景迁情易徂。
晨夕(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和晚上,泛指时间的两个极端,表示整天、一天到晚。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锄荒(chú huāng)的意思:指农民在田间除草、锄地,以保护庄稼免受杂草侵害。
东陵(d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归宿或安息之地。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蔓菁(mán jing)的意思: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壮大。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迁情(qiān qíng)的意思:迁移感情、迁就他人的情感
世名(shì míng)的意思:指世界闻名,名声在外。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为事(wéi shì)的意思:为了某个目的或事情而行动
东陵瓜(dōng líng guā)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不肯容忍他人。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劳作与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朴素的生活哲学和对未来的深思。
首句“东畴秋已获,西岭锄荒芜”描绘了秋天收获的喜悦与冬天准备的忙碌。东边的田地已经收获完毕,西边的山岭则在清除荒草,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这种季节性的农事活动,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接着,“将以植蔓菁,来春调苦蔬”表明农人将种植蔓菁,期待来年春天能有美味的蔬菜。这不仅反映了农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有粟不畏饥,肥羹胜薄酤”进一步表达了农人对食物的满足感。粮食充足,即使是最简单的菜肴也能带来满足,而丰富的食物比酒更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反映了农人朴实的生活观和对物质简单满足的追求。
“可以乐晨夕,岂更求有馀”强调了农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认为满足于眼前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不必过分追求额外的财富或物质。
“运促虑欲远,景迁情易徂”则表达了农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规划的思考。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更加珍惜当前的时光,并对未来有所规划。
“万事毕目前,毋为事踟蹰”鼓励人们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不要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机会。
最后,“堪笑东陵瓜,后世名其庐”以东陵瓜的故事作为结尾,讽刺那些过于追求名利而忽视了生活本质的人。东陵瓜的故事源自《史记》,讲述了一位贵族因贪恋富贵而最终落得悲惨下场,以此警示世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农人的生活场景和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生活、时间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葵英铺锦,蒲节浮琼,光阴又到天中。
槐砌初过雨,占农事、今岁料得年丰。
但看时事惟宜醉,而今也、醒问谁容。
堪怜有人来河朔,一时尽是英雄。
况逢赤松俦侣,自婆娑起舞,老子犹龙。
人号三珠,地称群玉,挥斝气吐青虹。
离骚不必将天问,天原是、依旧鸿濛。
且自向、芙蕖多处,陶然共吸荷筒。
四海传烽,问时事、何堪太息。
公此去、偏能慷慨,气凌边隘。
吾急而求应恨晚,天方待治何忧敌。
想鸣鞭、万里过蚕丛,旌旗易。景略坐,常扪虱。
安石墅,曾同弈。但河梁揽袂,黯然送客。
八阵河山斜日影,两川旗鼓清秋色。
愿诗篇、频与捷书来,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