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自省的态度,探讨了“为”与“不为”的辩证关系。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谓有为,吾奚为?谓无为,吾奚不为?”这里,“有为”指的是积极行动,有所作为;“无为”则是指顺应自然,不做过多干涉。诗人通过这一对举,表达了对于人生行动方向的思考。
接着,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待悟而勇为,绝学而无为。”这句诗中,“待悟”意味着在充分理解之后再行动,强调了行动前的思考和内省;“勇为”则体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勇于实践的精神。“绝学”则可能是指摒弃过度的学问或理论束缚,追求更为纯粹和本质的生活态度。这句诗综合了前一句的思考,提出了在理解与行动之间找到平衡的观点。
最后,诗人以“于戏尽之矣,非吾为”收尾,表达了一种豁达和超然的态度。这里的“于戏”可以理解为感叹,意味着在经历了上述的思考和探索之后,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不再被外界的期望或自我内心的挣扎所困扰,达到了一种超越了“为”与“不为”二元对立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为”与“不为”的问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鼓励读者在行动与静观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钓南湖
澄澄春波深,中有鲂与鲤。
无人收潜隐,好生得吾子。
投竿坐孤石,尽日倦未起。
既失常若惊,有逢忽然喜。
子心岂残物,子道岂娱己。
人谁辨子意,我请尽其理。
垂钓须得鲜,治国须得贤。
所以不惮勤,岂在虾鱼间。
君子爱其君,讽谕以为先。
詹何臧丈人,古事皆已然。
谁将子之术,更诵吾君前。
和弟自京师来
四海无风涛,五年再相逢。
会合如此难,况我罹百凶。
悲端素填膺,触事泪满胸。
欲言不能语,岂知涕所从。
良久得仰视,恍忽如梦中。
非复平昔游,岂复平昔容。
危生若霜叶,懔懔待烈风。
不有亲戚欢,其如忧患攻。
破啼强为笑,意气徒衰翁。
慰尔友于情,急难义所隆。
章华台
楚子志方盛,筑台临章华。
度高累百寻,计产逾万家。
参差蔽日月,焕烂生烟霞。
侍酒皆列侯,佐欢尽名娃。
嬉游未云乐,荆棘纷已芽。
奈何竭民力,用此为盗誇。
蔓草匿颓基,长风卷飞沙。
废兴若纠缠,故老犹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