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厌筝琶响,应知水乳融。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二十八隔云钟》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禅悦(chán yuè)的意思:指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满足。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蒲牢(pú láo)的意思:指人生境遇不佳,处境困苦。
水乳(shuǐ rǔ)的意思:形容亲密无间、关系密切,如同水与乳混合一样。
小参(xiǎo cān)的意思:指小小的人、品性低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静宜园中隔云钟的独特景象与禅意氛围。诗人以“不问高低寺,钟声处处同”开篇,巧妙地将听觉体验与心灵境界相联结,暗示了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普遍可寻的。接着,“耳根初静后,禅悦小参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在静谧之中,心灵得以净化,禅悦油然而生。
“底厌筝琶响,应知水乳融”两句,对比了世俗音乐与自然之音,表达了对后者更深层次的欣赏与认同。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和谐并非来自外界的喧嚣,而是内心与自然的交融。最后,“蒲牢寂亦得,大地是乘风”,以蒲牢(传说中的龙子,常与钟相连)为例,说明即使在寂静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宇宙的广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