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顶相(dǐng xiāng)的意思:指表情、神态、举止等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真实可信。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过后(guò hòu)的意思:表示在某个事件或行动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程或变化。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无双(wú shuāng)的意思:没有对手或者没有可比较的对手,独一无二
相持(xiāng chí)的意思:指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须着(xū zhe)的意思:必须、一定要做
银缸(yín gāng)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陈牧芷孝廉游白岳归后掩关读藏经弥年欲有下询先以折柬并赠丁南羽佛相一轴佳韵一首率笔奉答》。诗中描绘了陈牧芷孝廉在游览名山白岳归来后,闭门读书,沉浸于佛教经典的场景。
首句“名山归后掩幽窗”,生动地描绘了陈牧芷孝廉在游览名山归来后,选择闭门读书的情景,隐喻其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知识的渴望。接着,“贝叶闻翻百虑降”一句,巧妙地将佛教经典比作贝叶,通过翻阅这些经典,使内心的各种忧虑得以平息,展现了佛教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可有义能融宝镜,更堪谁共对银缸。”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比喻和设问,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寻求真理过程中的孤独感。宝镜象征着智慧与真理,而银缸则可能代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氛围,暗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挑战。
“多时栽藕为高社,且自吟诗答大江。”这两句描述了陈牧芷孝廉在闭门读书之余,通过栽种荷花、吟诗等方式,与自然界的江河对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这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他内心平静与追求知识的一种体现。
最后,“顶相持来须着耳,裴休过后更无双。”这两句以顶相(一种佛教法器)和裴休(唐代著名诗人)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法和文学艺术的尊重与追求。顶相的使用强调了对佛法的实践与理解,而裴休之后更无双,则表达了对裴休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暗含了对陈牧芷孝廉在学术和修行上独特贡献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陈牧芷孝廉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佛教信仰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平衡,以及在追求知识与真理过程中的孤独与坚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佛法和文学的热爱与敬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