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掬溪泉浣砚尘,溪花俱晕墨痕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自然美景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句“爱掬溪泉浣砚尘”,诗人喜爱从溪流中汲取清水,用来清洗磨墨的砚台,去除上面的灰尘。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着文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通过清洗砚台,仿佛是在净化心灵,为新的创作做准备。
次句“溪花俱晕墨痕春”,溪边的花朵映衬着墨迹,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朵与墨迹相联系,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文人笔下作品的鲜活与生动。
后两句“可知真砚何曾损,七客于中认主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疑问:真正的砚台是否真的会因使用而受损?这不仅是对物质层面的砚台的探讨,更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坚持的思考。同时,“七客于中认主宾”暗示了在文人聚会或交流中,真正懂得欣赏和尊重彼此思想与才华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人与宾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交流与理解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江楼席上,歌姬盼盼翠鬓侑樽,酒行弹琵琶曲,舞梁州,醉语赠之
酒潮匀颊双眸溜。美映远山横秀。
风流俊雅,娇痴体态,眼前稀有。
莲步弯弯,移归拍里,凌波难偶。
对仙源醉眼,玉纤笼巧,拨新声、鱼纹皱。
我自多情多病,对人前、只推伤酒。
瞒他不得,诗情懒倦,沈腰销瘦。
多谢东君,殷勤知我,曲翻红袖。
拼来朝又是,扶头不起,江楼知不。
水龙吟·其一梅词
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
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
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
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
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
横管轻吹处,馀香散、阿谁偏得。
寿阳宫、应有佳人,待与点、新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