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飞腾(fēi t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迅速上升或飞跃,也用来形容人才华出众、事业蒸蒸日上。
圜扉(huán fēi)的意思:圜扉指的是门的形状呈圆弧状,比喻人的心胸开阔、待人宽容。
寂静(jì j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烟柳(yān liǔ)的意思:形容春天柳树枝条柔软婀娜,轻盈飘逸。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有涯(yǒu yá)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玉笋(yù sǔn)的意思:指形容美女的身材高挑、玲珑有致。
- 注释
- 旌旆:旗帜。
桂未华:桂花未开放。
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树。
藏鸦:栖息乌鸦。
一尘不著:尘埃不染。
千家月:千家共享的明月。
万象无私:万物无私无偏。
满县花:装点全县的花朵。
草茂:草木茂盛。
圜扉:院门。
春寂静:春天的寂静。
吏閒:官员空闲。
燕諠哗:燕子喧闹。
剩膺:只剩。
当路:路边。
飞腾剡:飞鸟腾跃。
玉笋:玉笏,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的象牙或玉石做的手板。
催班:催促官员上朝。
有涯:已临近极限。
- 翻译
- 旗帜飘扬桂花未开,如今烟雾笼罩柳树鸦又栖息。
尘埃不染千家共享的明月,万物无私繁花装点了整个县府。
草木茂盛院门静寂,官员空闲庭院中燕子喧闹。
路边只剩飞鸟腾跃,玉笏催促官员上朝已临近极限。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旌旆来时桂未华,如今烟柳又藏鸦”以桂花未开与烟雾缭绕的柳树中藏有乌鸦,暗示了时光流逝和景象变换。旌旆,即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旗帜,来时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人物到访时的情景,而现在则是另一番景象。
接着,“一尘不著千家月,万象无私满县花”通过月光普照而不着尘世、花开满城而不偏私的意象,表达了自然界超然物外,不为个人喜怒所动的哲理。
“草茂圜扉春寂静,吏閒庭院燕諠哗”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春日图景。圆润的门扉被茂盛的草丛所掩盖,官府庭院中只有燕子的呢喃声,这是对与世隔绝、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剩膺当路飞腾剡,玉笋催班已有涯”通过剩余的肩头上飞腾的马匹和用玉制成的箭矢来比喻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急迫。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紧迫任务或是政治斗争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
九曲青溪,千年陈迹,往事不堪依据。
老我重来,海乾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应讶野王当日,三弄罢、乍无语。□□□。
高牙大纛船如屋,又少甚笙歌,翠云箫鼓。
流恨入寒筝,离合君臣良苦。
花落几春□,无此一番风雨。
是何人、尚秦淮门馆,柳桥荷浦。
柏梁体简龚少益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
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
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
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
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
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
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
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鍊刚。
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
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柏梁体简龚少益》【宋·王迈】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鍊刚。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67c67022c9c2022.html
读墨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
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
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
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
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退之醇孟轲,而駮荀杨氏。
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
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
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