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存者感而有作·其一》
《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存者感而有作·其一》全文
宋 / 家铉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风扫沈阴万象开,断云扶月出阳台

万人拭目天眼,蟆蚀何曾得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来(de lái)的意思:指得到、获得。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沈阴(shěn yīn)的意思:指天空变得昏暗,阳光被云层遮挡。

拭目(shì mù)的意思:擦拭眼睛,形容看到了令人惊奇或者令人震动的事物。

天眼(tiān yǎn)的意思:指具有极高的观察、洞察力的人或事物。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月蚀的景象,诗人家铉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对传统习俗的怀念。首句"风扫沈阴万象开",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散乌云,月亮重新显现的明亮场景,象征着光明驱散黑暗。"断云扶月出阳台"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挣脱而出,如同从阳台之上缓缓升起的壮观画面。

接着,诗人以"万人拭目看天眼",生动描绘了人们抬头仰望,目光聚焦在天空中的月亮,仿佛在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奇观。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月蚀迷信的质疑:"蟆蚀何曾蚀得来",意思是说,即使有传说中的蛤蟆能吞食月亮,现实中月蚀并未因此消失,暗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科学认知的进步。

整首诗寓含哲理,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揭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坚守,以及对理性思考的呼唤。家铉翁的诗才和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作者介绍

家铉翁
朝代:宋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宋史》有传。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猜你喜欢

泊新淦阻风

片帆南指泊西涯,淦水萦回照落霞。

江叟得鱼沽白酒,野乌觅食乱黄沙。

参差见影遥村树,三两张灯近驿家。

此去庐陵知不远,石尤为妒且维艖。

(0)

春日独酌

一雨垂十日,庭草纷如丝。

柴门人迹鲜,水曲群鸬兹。

宴坐启山阁,好鸟啼芳枝。

兴来聊自酌,高颂古人诗。

适量不在醉,适意不在词。

窗前有白雪,若与饮者期。

(0)

懊憹曲三首·其二

天涯尚有穷,别恨终无极。

日照黄檗藩,可怜苦离色。

(0)

沈懋功畅园作

只以家园畅,因之位置精。

为山阑径入,流水引桥行。

屋小俱屯绿,檐虚一漏晴。

坐来风韵彻,听鹤亦双鸣。

(0)

腊月廿二日闻雁有感

腊色如春色,孤鸿已入燕。

南飞原不后,北向一何先。

过眼风云极,经心气候偏。

怪看千里翼,却取众人怜。

(0)

卜居有感寄三七弟

旧业尽凋没,深冬欲卜居。

砌崩蛇啮笋,架脱鼠翻书。

亲友几人在,干戈廿载馀。

未知何日定,投老总樵渔。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