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其三》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其三》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笑人儒腐尚之乎,我已书城日就芜。

不信穷途同阮籍,行将老圃学樊须。

故人门第依牛、李,贱子声华让骆、卢。

寂寞芙蓉江上冷,一竿烟雨访吾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贱子(jiàn zǐ)的意思:指品德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门第(mén d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代声望和社会地位。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人门(rén mén)的意思:指人们,泛指人群。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书城(shū chéng)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泛指书籍丰富的地方。

吾徒(wú tú)的意思:指自己的学生或门徒。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子声(zǐ shēng)的意思:子女的声音,指子女的哭声或说话声音。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首句“笑人儒腐尚之乎”以反讽的口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读书人的迂腐与虚伪,他们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忽视了真正的学问与道德修养。接着,“我已书城日就芜”一句,诗人自述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虽有所涉猎,但并未能深入精研,犹如荒废的书城,暗含对自己学术追求的反思。

“不信穷途同阮籍,行将老圃学樊须”两句,运用典故,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以放诞不羁著称;樊须则是孔子的学生,主张耕读结合。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并不认同阮籍的消极避世,也不愿像樊须那样仅仅满足于田园生活,而是寻求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理想生活方式。

“故人门第依牛、李,贱子声华让骆、卢”两句,通过引用唐代牛僧孺、李德裕与骆宾王、卢照邻的典故,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思考。牛、李指的是牛党与李党,代表了政治上的对立;骆、卢则指两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感慨世态炎凉,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地位与名声。

最后,“寂寞芙蓉江上冷,一竿烟雨访吾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芙蓉江边,烟雨蒙蒙,诗人独自一人,似乎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也暗示了他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自我反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与对友情的渴望。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桃·其三

为就东君得早红,年年开趁落梅风。

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

(0)

冯家溪二首·其二

叠甓分渠激硙轮,云喷馀溜下通津。

莫辞满掬云湍碧,聊洒征夫缨上尘。

(0)

糖多令/唐多令

搬载渡黄河。金关牢闭锁。运九还、须是功多。

光透帘帏红似火,见金钱、万千朵。过水涌银波。

充开牛斗过。进工夫、□□蹉跎。

见个真人便是我,暗欢喜、笑呵呵。

(0)

点绛唇·其一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崙脑。世人谁晓。

此是玄元道。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三田饱。

行功都了。拂袖游蓬岛。

(0)

九日·其二

陶家篱落菊花开,醉拟西风立钓台。

一座良交皆不见,数声燕雁戛云来。

(0)

唐人四马卷·其一

金衔初脱齿新齐,蹄玉无声赤汗微。

昨日杏园春宴罢,满身红雨带花归。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